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

ID:22954098

大小:59.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_第1页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_第2页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_第3页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_第4页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证人出庭及其证言的审查判断在民事审判活动中的作目录论文摘要……………………………………………………………………………(1)一、证人证言的概念、意义………………………………………………………(1)二、证人应当依法出庭作证………………………………………………………(1)1、证人出庭作证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需要……………………………(2)2、证人出庭作证是保障当事人充分行使诉讼权利的需要……………………(2)3、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证言真实性的需要……………………………………(2)4、证人出庭是法官正确认证的需要……………………………………………(3)三、证人出庭作证的特点…………

2、……………………………………………(3)1、证人出庭作证的行为具有利他性……………………………………………(3)2、证人出庭作证行为具有不可替代性…………………………………………(3)四、审查证人证言首先应审查证人的资格及条件……………………………(3)五、证人证言的审查1、审查证人证言的基本内容……………………………………………………(5)2、审查证人证言的基本方法……………………………………………………(6)庭作证时,法官要告知证人如作伪证或虚假证词时,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从而使证人作出忠实于事实和法律的陈述,减少虚假证词和伪证现象的发生。而且证人出庭作证,对抱有侥幸心理的当事

3、人,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使其不敢无理取闹、歪曲事实。4、证人出庭是法官正确认证的需要。法官单单依靠传来证言,较难分辩其真伪,只有在证人出庭作证的情况下,法官才能在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证人的质询后,对证人证言形成较为全面的看法,进而对证言的证明力作出科学判断。三、证人出庭作证的特点《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从以上规定看,证人出庭作证首先表现为一种义务。同时,证人陈述其所观察过的事实,具有不可替代性,因此证人出庭作证具有以下特点:1、证人出庭作证的行为具有利他性。即指普通证人出庭作证,是为了解决有关案件事实的争议,通过提

4、供证言或者其他证据为司法裁判活动提供事实基础,使得有关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证人作为诉讼参与人,对于案件结果而言,一般不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其参加诉讼活动的主要作用,是为诉讼结果的产生创造条件。因此,证人出庭作证的行为具有利他性,有助于实现司法权的顺利运作。2、证人出庭作证行为具有不可替代性。一方面是指不能由其他人员代替证人出庭,另一方面是指不得以证人的庭前陈述代替证人的庭上证言。证人是凭借其亲身体验而作证的自然人,其感知、记录、回忆,表述的状态及能否诚实作证对案件事实的认定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当庭审查这些影响证人证言证明力的各种因素。如果证人不亲自出庭,则无法对这些问题进

5、行审查。四、审查证人证言首先应审查证人的资格及条件一、证人的资格条件,也就是说哪些人能够作为证人,哪些人不能作为证人。我国《民诉法》及《最高人民法院证据规则》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证人确有困难不能出庭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提交书面证言,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要正确理解证人的资格,应掌握以下几点。1、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并有作能力的人,都可以作为证人。“知道案件情况”,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人,是取得证人资格的绝对条件。是否作为证人既不受性别、年龄、民族、身份、成分、文化程度、财产状况、思想觉悟、表现好坏、社会地位等限制,只要符合证人的条件,都可

6、以作为证人。对案件的同一事实,如果有几个人同时知道,那么他们都可能作为证人,而不能互相代替。证人不分政治地位高低,即使是各级领导干部同样有作证的义务,没有拒绝作证的权利。2、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不能辩别是非,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人,不能作证人。这是因为这些人由于感觉器官或者精神上的障碍,或者年龄关系,对于客观事物分不清是非,不能正确反映,不能正确表达思想,所以,不能提供对查明案件事实有意义的证言,不能作为证人。如果在生理上或精神上虽然有某种缺陷,但是不能够辩是非,能够正确表达的人,仍然可以作为证人,不能因为有些知情人在生理上、精神上的缺陷或者年幼,就一律取消他作证的资格。

7、这些人能不能作为证人,关键要看他们对客观事物能不能分清是非,能不能正确表达。根据这一标准,对具体人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后,才能够确定其能否作为证人。必要时,可以进行鉴定、在作决定。因此,“生理上,精神上有缺陷或者年幼”,只是丧失作证资格的相对条件,而不是绝对条件。3、证人只能是当事人以外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只有知道案件情况的人,才能作为证人,但知道案件情况的人,并非都是证人。如果是案件的当事人,就不能作为证人,这是因为案件当事人与案件有直接的利害关系。证人是与案件没有直接利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