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

ID:22957975

大小:70.62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_第1页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_第2页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_第3页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_第4页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及主观幸福感调查【摘要】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村非留守老人的社会支持存在差异,社会支持影响农村留守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加强社会支持有助于提高老人的主观幸福感。【关键词】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201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农村老年人人口已超过0.88亿[1]。中国人口增长缓慢,老龄化速度加快,老人在社会人群分类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农村留守老人面对其身体衰老加剧,疾病增加,再加上收入不稳定,精神文化生活缺乏,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都面临着严峻的问题[2]。针对老年人这个曰益庞

2、大的群体的研究虽然为数不少,国内对于留守老人的研宄也显著多于国外,但在国内研宄中,对于农村留守老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养老问题、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等单一维度上,从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相对较少,而这一研究从心理学、社会学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及前瞻性意义:首先,从心理学的专业角度入手,切实关爱老人的晚年生活,使得老人的子女尽孝不盲从,不愚孝;其次,可以减少进城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加速城市化的进程。最后,我国人口日益老龄化,本研宄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重视留守老人的生活质量,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提供实证研究的证据。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在浙江省的

3、湖州、温州、杭州、绍兴、嘉兴等农村地区按照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留守老人148人进行调查,同时选取非留守老人194人作为对照样本。共调查农村老人365人,其中有效样本342人,样本有效率为93.7%。调查样本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布见表1。表1被调查老人的人口统计学资料(n)年龄(岁)N家庭结构类型N婚姻情况N文化程度N家庭经济状况N低龄(60〜69)168非留守老人194配偶健在247小学以下306好96中龄(70〜79)110留守老人148分居两地23中学30中194高龄(80以上)64配偶去世72中专以上6差521.2方法1.2.1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年

4、龄、性别、家庭结构、婚姻情况、家庭经济状况等。1.2.2老年人社会支持以及主观幸福感调查采用王玲凤编制的《老年人社会支持评定问卷》[3]调查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状况。该问卷共20个项目,包括支持对象、支持内容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其中1〜13题均有5个选项,支持程度由低到高,分别记1〜5分。14〜17题选项中给出了支持的来源,可以选择无任何来源,也可以在给出的支持来源中选择一项或多项,每选1项给1分。18〜20题按选项1〜4分别记1〜4分。得分越高,得到的社会支持程度越采用《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4]调查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该

5、量表由24个条目组成,分4个维度,正性、负性情感,正性和负性体验,得分越高越具有此种情感或体验。还可以计算出主观幸福感总分,得分越高,幸福感程度越高。研宄资料的收集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进行,对于受教育程度较低,尤其是文盲的老年人,由调查员读题,并将书面语言翻译成口头语言,让被调查对象作出自评。对于受教育程度较高、能看懂问卷的老年人,采用发放问卷,由被调查对象独立填写的方式进行。1.3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7.0进行数据分析,数据用±s表示,采用频数分析、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两组独立样本t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和线性回归的方法。2结果2.1农村留守老

6、人的社会支持状况分析2.1.1农村留守老人和农村非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表2显示,除配偶支持、子女支持外,非留守老人和留守老人差异显著外,其余维度差异均不显著。且在这两个维度上,留守老人的得分均显著小于非留守老人。表2农村留守老人、农村非留守老人社会支持的差异比较(土s)量表非留守(N=194)留守(N=148)t值P值配偶支持13.28±4.3011.75±5.162.9240.004子女支持14.16±2.9913.23±3.342.7210.007亲戚或朋友支持15.20±5.1314.44±4.801.3990.163团体组织支持3.61

7、土2.033.71土2.20-0.4410.660情感支持18.14±5.4017.99±5.270.2500.803实际支持18.61±4.3217.80±4.801.6380.102对支持的利用度5.59+2.015.99±2.34-1.6710.0962.1.2不同年龄、性别的农村留守老人社会支持比较表3显示,除子女支持和团体组织支持得分差异不显著外,社会支持各因子评分年龄差异显著。配偶支持、亲戚或朋友支持、情感支持、实际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各维度得分,均表现为低龄组、中龄组显著高于高龄组,低龄组与中龄组不存在显著差异。表3不同年龄的农村留守老

8、人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土s)量表低龄①(N=71)中龄②(N=45)高龄③(N=32)F值P值配偶支持13.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