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ID:22958755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_第1页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_第2页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_第3页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_第4页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正当法律程序原则——以美国为例导读:本篇文章是程序和法律类的论文,提供给准备写作相关这方面毕业论文的格式的应届毕业生们提供参考阅读下载。(湘潭大学法学院,湖南湘潭411100)摘要: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起源于英国古老的自然正义原则,该原则存三个世纪,主要包含两条基本规则:任何人不应成为自案件的法官.任何人受到惩罚或其他不利前,应为提供公正的听程序和法律毕业论文的格式然正义)的核心是当事人的听证权利,以,这个问题以归结为:正当法律程序要求什样的听证.美国法院的判例认为,只有正式的听证符合宪法规定的正当法律程序.正式的听证,是具有司法审判

2、程序特征的听证.当事人包含以下权利:由无偏见的官员作为听证主持人得到通知的权利.通知必须适当地说明听证涉及的主要事项和问题提出证据(包括人证和书证)和进行辩护的权利通过交叉询问和其他适当形式反驳不利证据的权利请律师陪出席的权利获得全部案卷副本的权利,等等.美国法律有授予审判式听证广泛权利的条款.然而听证时间、人力和其他资源方面代价都很昂贵,且有时对现有的信息质量或对最后裁决的接受性只能作出微薄的贡献.此,行政机关常常受到激发去开拓程序方法以避免或缩不必要的听证正式场合予以考虑的问题范围.总,只要求适应案件性质,而不要求固定形式的听证.

3、使用上有很大的灵活性.三、程序上的捷径1。立法规则多数行政机关根据标准发布立法规则.一旦颁布了此类规则,私人当事人规则阐述的问题方面即不再享有得到听证的权利.除非当事人能够证明规则本身无效,,那些问题属于解决的问题.(实体法性质的规则一词有时被用作立法规则的义词,为程序规则也是立法性质的,旨解决涉及的问题.)有时候,行政规则制定者是否给予行政机关管理的功能是不确定的.私人组织或许认为当权者不认为这种审判式的行政听证模式以侵犯他们自的法定权利.但是美国最高法院经摒弃了这些,从而更倾向于利用行政规则来制定法律解释.利用规则制定来精简审断早

4、期是由发放许证的机关开创的.例,社会保障机制完善的规划项目中,美国政府允许卫生和社会服务部门采用医疗职业准则.社会保障法规定不能工作无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以得到保护.残疾人申请的符合标准的证书的颁发认定是有着严格标准,按照四项不的方面来裁定,分别是:年龄、教育、工作经历和身体素质.该准则也被称为坐标性条例,其中列举了众多四个基本变项的组合情况,时对每种情况进行分析工人是否适合.鉴于此,法官审理伤残福利申诉时,即不再需要依靠专家证据来决定申诉人是否属于该范围,而只需对有关四个变项的事实作出认定,其后,参照系统将自动决定申请人是否有资格享有这

5、种待遇.2。即决审判避免不必要的听证的另一个途径是即决审判程序.美国最高法院有这样的案例,美国国会于1962年指示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从市场上撤下经用于治疗的但制造商不能证明其有效性的药物.有1。6万多项有效的申请有待审核,但法规要求该撤销任何药品前须保证给予制造商通知以及听证的机会.针对该案,食品和药物管理局颁布了有关规定,声明撤销机关只需正常的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评估药物的有效性,而不采纳诸医生的报告.该机关还采取了即决审判程序,依此程序,面对产品遭否决但是制造商也被剥夺了听证机会,除非他事前以根据新规则提出正确和实质的事实问题.正当法律

6、程序的灵活性和变性,使得恰一张博登海默说的普洛透斯脸.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四、正当法律原则的中国借鉴美国宪政下的正当法律程序无论是从历史发展还是保护范围来看,都不时期、不领域对公民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给予了很大的保护,其主要目的和功能是保障个人权利,限制政府权力,其优越性和先进性是显而易见的.正当法律程序是宪法司法程序的一部分.宪法和其他任何法律一样,正是借此适用于具体案件真正有了生命力.正有人说,司法具有特殊的作用.是从书本上的法到实际生活中的法桥梁,是从原则转化为实际规则的中介.正

7、是宪法的司法化,成为了一部活的宪法.正当法律程序的发展,仅是美国宪法条文不变情况下获得发展的一个典型的例证,其他许多条款也司法实践中获得了极大的发展,契约自由条款、平等保护条款等都是此.正当法律程序条款的司法适用,使美国宪法具有很强的适应性,一方面使宪法保持了较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又极大地容纳了社会的发展,这使得宪法旧的形式依然存,但们经充满了新的内容.我国,宪法常常被排除司法领域外,宪法的发展非常有限,且多半不是来自宪法本身及宪法实践,而是来自政治及其他法律发展后的推动作用.宪法的司法化,应当成为我国宪政建设中的重要议题,也是确立正

8、当法律程序.一方面,法院实际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能动地适用符合该条款自身特质.外延、内涵至适用范围、判断标准等问题上都具有极强的弹性.另一方面,适用正当法律程序审理行政案件过程中,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既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