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

ID:2295998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2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1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2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3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4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5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6页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_第7页
资源描述:

《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摘要】目的观察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门诊脾虚肝旺型厌食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治疗大法拟定的中药免煎剂,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观察血锌值变化和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7/50),对照组86%(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主要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主要症状及

2、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两组患儿血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疗效显著。【关键词】厌食/中医药疗法;疏肝理气;健运脾胃;脾胃不和;中医药疗法;儿童厌食症是小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生,以1~6岁为多见。本病临床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为特征。近年来,随着城市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其发病率显著增高[1]。若治疗不及时,病情迁延,可见精神疲惫,体质量减轻,抗病力减弱,易患他病,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3、。笔者采用疏肝理气、健运脾胃法治疗小儿厌食(脾虚肝旺型)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809/200909齐齐哈尔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收治厌食患儿100例,采用单盲简单随机分组。观察组50例,其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42例,7~14岁8例。对照组50例,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1~14岁,其中1~6岁39例,7~14岁11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1.2.1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中

4、小儿厌食症的诊断标准[2]。1.2.2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自拟。脾虚肝旺型主要症状:厌食,甚至拒食,面色萎黄少华,形体消瘦,易怒,夜卧不宁,惊恐啼叫,大便溏薄,或先干后稀,舌质淡红,苔薄或厚腻,脉弦细或滑。1.3纳入标准(1)符合小儿厌食症西医诊断标准及脾虚肝旺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2)年龄1~14岁;(3)病程1个月以上;(4)近1周内未使用过消食导滞中药及助消化药;(5)能坚持口服中药散剂。1.4排除标准(1)由于疾病影响造成的厌食,如胃肠炎、呼吸道感染、肝炎、神经性厌食及某些药物引起的厌食;(2)应用某些

5、干扰疗效评估的药物,如各种中、西药助消化剂,颠茄、6542等解痉止痛药;(3)合并有心血管、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精神病患儿;(4)对已知药物成分过敏者。1.5治疗方法观察组:口服根据疏肝理气、健运脾胃为治疗大法拟定的中药免煎颗粒(广东一方制药厂,批号:0912204),组成:柴胡、陈皮、枳实、神曲各6g,白芍、党参、白术、山药、麦芽、焦山楂、石斛各10g,砂仁3g。按上剂量混后4~7岁分4份,8~14岁分3份,每次1份,每日3次,饭后30min温开水冲服。对照组:口服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哈尔滨制药六厂,批号:2002

6、03,200208),每次10mL,4~7岁每日1次,8~14岁每日2次。15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停药3个月后进行随诊。1.6观察指标患儿治疗前后食欲、食量,血锌改变及疗效。1.7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相关标准拟定。(1)痊愈:食欲和进食量均已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体质量基本达标;(2)显效:食欲增进,食量增加,体质量显著增加(显著超过生理性增长,原有的其他临床症状明显好转);(3)有效:食欲、食量、体质量、其他临床症状等项指标仅得到部分改善;(4)无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改善。1.8厌食判定标准(

7、自拟)(1)正常:食欲正常;(2)轻度:食欲略减,知饥少食;食量略减,较正常少1/3左右;(3)中度:食欲减退较多,不饥勉强进食;食量减少,较正常少1/2左右;(4)重度:食欲大量减退,饥不择食;食量减少,较正常少2/3左右。1.9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检验。2结果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见表1。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2两组治疗前后食欲、食量变化比较分别见表2,3。表2两组

8、治疗前后食欲变化比较表3两组治疗前后食量变化比较表2,3结果表明,治疗后两组患儿食欲、食量均较治疗前有改善,经Ridit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食欲、食量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