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

ID:22962199

大小:482.89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2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_第1页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_第2页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_第3页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_第4页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回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浦中学高三历史试题(必修一、二》—、选择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学者许倬云指出:“周代是中国第一次百分之一百肯定同姓不通婚,要和外姓结婚。……这个办法,使得其他国家的领袖都变成周人的亲属:女婿,或者外甥,姐夫、妹夫,或者内兄、内弟,舅舅,阿姨。”这表明周代的政治特点之一是A.按血缘宗族分配权力B.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C.规范大宗和小宗关系D.以姻亲关系维系统治A.具有封邦建国时代痕迹B.体现了权力的制约平衡C.维护了严格的等级制度D.大大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若给下列图片配一个主

2、题,下列选项屮最合适的是图1曲辕犁图2筒车图3耧车2.读表一,从屮可见秦朝屮央官制表一秦朝九卿部分官员及其职能官员职能奉常宗庙礼仪和教育事务典客少数民族及外交事务宗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国家财政少府阜.室财政3.A.灌溉技术的演进史C.古代中国的农业工具B.铁制农具的大发展D.中国古代的水利技术4.史料记载:“687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人名)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刘祎之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主要是因为它违反了A.诏令须经起草和审

3、议的程序B.诏令须由枢密院负责的规定A.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某校学生在摞写研究性学习报告时,用到了如下关键词:瓷器烧制技术,雍正时期,浓淡协调。该报告最有可能涉及的是A.青瓷B.唐三彩C.粉彩瓷器D.釉下彩绘5.学者吴S指出:“重农抑商,重农是目的,抑商是手段。这一政策的实质是抑商人而存商业,退私商而进官商。”下列各项中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A.“重农”有效提高了农民阶级的社会地位B.“抑商”成功地抑制了古代工商业的发展C.重农抑商强化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控制D.重农抑商成为历代王朝基本的经济政策4.“以永

4、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否则该管之员,即行革职,永不叙用”。这一条款应当出自于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1912年《民权画报》刊载了一幅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图2),副标题为“大人老爷所用”。该漫画表达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抨击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B.肯定辛亥革命的伟大业绩C.宣扬等级有差的传统思想6.历史学家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如果说三元里民众抗英斗争在客观上是一种爱国行为,那是绝无疑义的;但若推及三元里民

5、众在主观上漾溢着爱国图2主义精神,似缺乏推理演绎的大小前提。”作者认为,三元里抗英斗争①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斗争②在客观上展现了爱国主义精神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列强的侵略行为④表达了中国人民A觉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的精祌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7.观察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论断不正确的是•••表二1913〜1918年英、德、法三国输华货物总值表(单位:两;指数:1913=100)年份英国德国法国总值指数总值指数总值指数19139691094410028302403100529951710019141052

6、07580108.51669694558.9495147193.419175198918553.6230916043.619184989029351.5156885329.6A.列强忙于一战导致对华商品输出都大大缩减B.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严重影响德国对华贸易状况C.数据变化的状况客观上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D.提倡国货运动一定程度上是导致表中数据变化的原因4.伴随着两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迂。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社会习俗开始山现于B.清末民初A.明末清初C.新中国初期D.“文革”时期4.图4是一张民国初年婚礼的图

7、片。对该照片理解正确有①政治事件影响了社会习俗的变化②恋爱自巾和婚姻A主成为普遍现象③新式婚俗逐步流行起來④卒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④5.1912—1919年,中国社会出现了兴办实业的热潮,兴建厂矿企业四百多家。当时最大的新式工业是A.面粉业B.纺织业C.造纸业D.采矿业6.表1是摘录于一部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表1目录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第六章长征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第十三章第十六章决战淮海A.北伐先遣战江南B.三次反“围剿”C.千里跃进大别山D.挥师过大江7

8、.口号、宣言、论断的出现通常都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以下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停战内战,一致抗日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③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A.①②④③B.④②③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