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ID:22962373

大小:18.47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1页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2页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3页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4页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养花》教学设计之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养花》教学设计之一  北大附小张艳  课文说明:  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文中讲述了“我”养花的情形,从中感受到养花既须劳动,有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抒发了“我”爱花、爱养花,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养花既须劳动,又长知识,能给人们带来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情趣。  2.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把作文写得有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并用“不是……就是……”,“要是……就……”

2、造句。  4.熟读课文,概括中心思想,背诵第四至第七自然段。  二、教学时间:三课时  三、教学重点、难点: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训练重点是学习课文安排材料的方法。课文层次清楚,句和句,段和段之间连接紧密,过度自然,逻辑性很强,着重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是怎样有条理地谈养花的乐趣的,逐段阅读,在理解的基础上概括每段的意思。有几处议论明理的句子学生理解稍

3、困难些,其余的内容都比较易读易懂。应强化学生自读体味。  四、教学过程:  指名分节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思考:找出能概括本文中心的句子。这中心句是从哪几方面来说养花的乐趣的?  明确:中心句是课文最后一节: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这就是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讲的是对花的关心,情感体验;  “有花有果,有香有色”讲的是劳动成果;“既须劳动,又长见识”讲的是养花的意义。  练习背诵第七节。    1.理解课文内容  提问:课文从三个方面写了养花的乐趣,每一方面内容各在课文中的哪一部分?  学生发言后明确: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第五、六自然

4、段。有花有果,有香有色:  第一、二自然段。既须劳动,又长见识:  第三、四自然段。学习五、六自然段。  ⑴齐读课文  ⑵思考:作者为什么“喜”和“笑”?画出句子来读一读。又为什么“忧”和“泪”?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画出句子来读一读。为什么把“忧”和“泪”也当作是养花的乐趣?发言后归纳:因为与别人一起分享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乐趣。  (送牛奶的同

5、志夸花“好香”,和朋友们一起赏花,把花分给朋友们);养花也有忧伤,(菊秧被砸死了,全家几天没有笑容)。从养花中体味到“忧伤”的情感,这也是一种乐趣。  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几层意思?第五、六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明确:第五自然段可分为三层意思。夸花赏花赠花第五、六自然段之间,侧重在内容上的承接,“当然,也有伤心的时候,今年夏天就有这么一回。这一句中“当然,也有----”与下面内容衔接起来。这样写,文章显得结构严谨。  ⑷指名读课文。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Ⅰ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的句子。  Ⅱ思考:哪些语句写出作者爱养花,把养

6、花当成一种乐趣?读语句谈感受。归纳:句子  ①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  ②在我的小院子里,一到夏天满是花草。  ③我只养一些好种易活的自己会奋斗的花草。因为爱花,所以爱养花。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平凡的花也有乐趣。  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近年来,该市紧紧围绕“全省进前列,百强上位次”的发展目标,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全面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国际化进程,促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加快我乡经济建设步伐,推进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进程  Ⅳ指导造句:不是……就是……读原句:北京的气候……夏天不

7、是干旱,就是大雨倾盆……会忽然闹霜冻。  了解:这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同时存在好几种情况,从中选择两种情况。  讨论,口头造句:学生互平互议。学习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课文,  思考:  ①第三自然短与第一、二自然段是怎样紧密连接起来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②作者是怎样养花的?从中得到了什么乐趣?  ③“如此循环……胜于吃药”指的是什么?  ④“多么有意思呀!”“这多么有意思呀!”这两句分别是对什么来讲的?表达了怎样的思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