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

ID:22964458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_第1页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_第2页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_第3页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_第4页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城市历史文化建筑与环境暨城市宜居问题研究——以邯郸为例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与宜居城市构建的关系是当前我国城市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一重要问题。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武灵丛台为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城市历史建筑在宜居城市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将历史文化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利用置于宜居型城市构建体系中的发展模式。关键词:历史建筑;宜居;丛台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构建宜居城市观念的不断深入,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和利用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重要课题。宜居城市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其中就涉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如萨尔扎诺(E.S

2、alzano,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大卫?史密斯在其著作《宜居与城市规划》中指出,宜居的内涵之一就是“由历史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宜居。”在我国,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与城市宜居性构建两个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如何将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置于整体性宜居城市构建的体系之中,使之与新建城市功能单元共同为城市全面性宜居做出贡献,成为解决城市大发展与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武灵丛台为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城市历史建筑在宜居城市构建中的地

3、位和作用。  二、丛台在今日邯郸构建宜居城市中的作用  丛台(图1)是古代赵国的重要文化遗存,世传为赵武灵王所建,所以也称武灵丛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丛台”之名始见于汉书记载,“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史载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名扬列国。今天的丛台虽然历经维修改建而失历史原貌,但它仍以古代亭榭的独特风韵,成为赵都邯郸的历史见证与象征。作为城市历史建筑,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丛台对于今日邯郸的城市宜居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性宜居——当代新生活的容器  据史载,丛台的原始功能是用于观看歌舞和军事演练。民国二十八年(19

4、39),人们以丛台遗址为主体,将其辟为丛台公园。解放后,丛台公园被重新规划设计,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丛台本身只是一座历史建筑,如果单独当做游览建筑来开发,可能不会有现在的吸引力,而将其扩展为草木水体连绵的公园,则将城市生活与历史建筑进行了有力的结合,消除了历史建筑与城市生活的隔阂,而历史建筑的影响区域也随之扩大。  从城市整体布局来看,丛台公园位于城市的西北部,距离城市中心相对较远,从而远离城市喧嚣,保证了公园的宁静,颇有世外桃源的气质。同时,由于邯郸城市较小,即使丛台公园处于城市的西北部,亦具备较好的可达性,因此利用率较高。  从城市整体空间规划来看,由于丛台公园面积较大

5、,周围的现代建筑与处于公园中部的丛台距离较远而毫无压迫之感,从而使丛台作为历史建筑与周围建筑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空间关系(见图2)。丛台月亮门甚至和现代建筑形成了框景关系,值得借鉴(见图3)。  2.生态型宜居——资源的再利用  丛台公园初建时,占地仅3万平方米。当时除维修古丛台、七贤祠及亭、榭等建筑外,还增建了八卦亭、临湖轩、茅亭(现无存)等景点。同时堆土为山,砌石路、架木桥、载种花木。解放后,丛台公园被扩建后总占地为246445平方米(369.6亩)(正中为丛台湖,湖面28000平方米(42亩))。现在园内不仅有繁花似锦的花圃地,生长茂盛的植物,而且水体浩大。湖中建有亭、桥、榭,湖

6、边建有长廊,假山,花圃,茶亭等,湖中种植莲藕,岸边垂柳依依。人们在湖中垂钓或荡舟泛游,与园林建筑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优美的园林景象,而大量绿化和水体则使周围小气候得到优化(见图4、图5、图6)。  3.文化性宜居——人类的精神居所  赵文化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滥觞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延续至两汉,直至今日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影响。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坚韧包容,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融合的结晶。而古代学术大师如荀子、公孙龙、慎到,王侯将相如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等每一个人物都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熏陶感染了后

7、来的人们。  武灵丛台和学步桥是赵文化的重要载体。丛台公园以古赵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背景,以古丛台、据胜亭、七贤祠、碑林长廊、望诸榭等建筑为主体形成一系列景点,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延伸了其意境。学步桥位于丛台公园北门外西侧,并以之为主体修建了学步桥广场(见图7),它与丛台公园构成一历史建筑群。学步桥广场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利用古桥、河流、仿古建筑、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