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

ID:22980916

大小:54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8-11-02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_第1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_第2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_第3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_第4页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阅读冲刺加油站3(精选巧练、百试无难)现代文阅读【阅读指导】阅读科技说明文要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要把握住说明的主体,明确说明的重点或作者的写作意图。第二,要理清说明的顺序,弄清作者围绕主体展开说明的基本思路。科技说明文尽管比一般说明文显得更为灵活,但同样有其严密的说明层次。阅读中还要关照前后文的联系,要避免脱离整体、断章取义。要善于抓住在文章结构上起过渡作用、提挈作用、指示作用的关键句(词),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第三,要注意仔细研读说明的语言。科技说明文常常是叙事与事理解说紧密结合在一

2、起的。叙事语言生动形象,常常运用大量的修辞手法,极具文采,引人入胜;解说事理往往准确严密、表意缜密。对科学术语的理解,更要注意限制性词语的作用。阅读科技说明文既要掌握阅读一般说明文的方法,同时也应该明确科技说明文的特征。要想准确把握科技说明文,必须培养以下几种能力:第一,着眼全文,培养整体感知的能力。考查中会要求概括全文的中心(主要)内容。所以,要善于抓住说明的对象,综合分析,全面理解。第二,筛选信息,培养整合取舍的能力。考查时往往要求对介绍的新概念、新知识用自己的话作出说明,所以要特别关注文章中出现的

3、新知识、新概念,以及对这些新知识、新概念作出解释的句子。还要特别关注最能突显作者意图的段落和句子。第三,综合分析,培养推理和假想的能力。要能够在通读文本的基础上对事物发展的趋势作出推断,或者根据现有的材料对可能出现的结果进行大胆的判断。考查中这类题目指向是明确的,但往往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回答中允许有较强的个性。第四,关注重点词句,培养辨析理解的能力。科技说明文的语言是非常准确严谨的,一字一词之差可能谬以千里。所谓抓住关键词句,就是要抓住那些限制性的词语以及那些表明作者观点、诠释说明主体、链接上下文、承上

4、启下的句子。【试题演练】(一)地核形成之谜吴凡在人类已可以成功发射探测器到地外行星进行宇宙探测的今天,地球内部仍然是人类鞭长莫及的未知领域。占地球中心部分的核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这是地球科学的一大谜。随着最近研究的深入,关于地核的形成,科学家提出了新的观点。一听到问“探测地球内部最好的方法是什么”,或许有人会说:“只要不断地向地球深处钻探不就行了吗?”姑且不说地球内部温度有多高,就是硬岩石层也不好钻探啊!目前钻孔最深记录是在俄国的科拉半岛,钻孔深度达13千米,但是这与地球的厚度(6400千米)相比,则好

5、像是用指甲挠西瓜的皮似的。显然,这样直接探测地球内部是相当困难的。于是人们用间接的探测方法,如研究地震波的传播方法。我们知道,如果发生强的地震,则地震波也向地内部的深处传播,根据波在不连续的界面折射或反射的原理,我们可以获知地球内部有若干不同密度的不连续界面。按力学上的计算,地球平均密度为5.5g/cm3,但是我们看到地壳的岩石密度仅有2.7~3.0g/cm3,由此推测地球的内部有密度很高的物质。科学家们用各种方法类推,认为地核主要是由铁(陨铁)构成的。陨铁原是构成小行星的中心部分,那么地球的铁核是怎样

6、形成的呢?科学家认为:地球是在距今约46亿年前,在气体与尘埃构成的原始太阳系星云中诞生的,伴随着星云的变凉,无数的尘埃凝固成块,构成许多直径为几千米至几十千米的微行星,它们进一步反复碰撞、合并,最终诞生地球。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原始地球,内部几乎是由岩石或金属构成的均匀混合的状态,但是,由于碰撞产生的热,地球内部也因放射性元素发出的热而变成极高温。因此,比重大的且熔融的铁等金属类与比重小的岩石分离沉入内部深处,最后形成核。最近美国哈巴特大学的伊恩博士与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克莱因博士的研究小组各自提出地核的形成

7、是在太阳诞生后短时期内发生的。他们采用分析陨石内放射性同位元素的方法研究从原始太阳系星云到形成行星需要的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陨石中铪-182蜕变为钨-182的过程对了解行星核何时形成是有效的,这是因为熔融的金属铁聚集在中心时,铪-182残留在岩石的地幔中,但是钨-182被金属铁的核吸收。伊恩博士的研究小组测定了所谓保存太阳系初期信息的碳质球粒陨石的钨同位素比和铪与钨之比,结果得出行星核的形成发生于太阳诞生后的3000万年以内。过去,科学家通常认为地球的核形成于太阳诞生后约6000万年以内,伊恩博士的结果显

8、示行星形成时间比此前想的还要提前。无独有偶,德国明斯特大学的克莱因博士也从碳质球粒陨石的铪与钨之比进行太阳系行星的年代确定,结论与伊恩博士一样:行星核的形成比此前想的要早。虽然他们研究的结果,没有说明原始太阳系圆盘是如何形成行星的,但是按照太阳系的历史,行星何时诞生极为重要,构成现在太阳系的行星几乎都在极早时期形成,其后各个行星经过漫长时间完成独立的进化。(节选自2007年23期《百科知识》)1.文章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