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

ID:22983252

大小:51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2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_第1页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_第2页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_第3页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_第4页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及构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滕王阁的建筑特色对于滕王阁的特色我认为要分为几点来论述,其一就是它的整体建筑群布局特点,其二则是它的滕王阁主阁的建筑结构和构造特点。其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滕王阁都不亏是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在历史的地位和意义都是不容忽视的。就滕王阁的建筑群布局特点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它们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相互照应、相互映衬地坐落于美丽的赣江边上。从这张平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滕王阁主阁对称地坐落于整个建筑群的正西边,与其相对则是一个大的布有太极八卦图案的广场。这个广场作为一个阴角空间既可以供给游客停留疏散,也可

2、以成为仰视滕王阁主阁胸大宏伟的气派的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也成为连接南昌这个英雄城市的接口。主阁南北两旁的长廊通向与其相比甚小巧的亭子,北边通向的是四角重檐“挹翠亭”,南边通向的是四角重檐“压江亭”,游人如果从正门进入滕王阁建筑群,则会看到这三个建筑组成如高耸屹立的“山”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字形状。而我认为这并不是设计者的空穴来风。古代建筑经常在设计的时候都会为突出主大殿而在其两旁建起与之矮楼以衬托主建筑的巍峨不同。就如唐长安大明宫含元殿前的两簇四角重檐矮亭,正是有了这两簇小亭子的存在,才体现了含

3、元殿的气势恢宏,雄浑而不森严。滕王阁并不寂寞。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滕王阁旁边小巧玲珑的亭子,滕王阁会是什么样子。由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滕王阁建筑群里面园林的意义和作用。虽然没有大明宫太液池里面“一池三山”的波澜壮阔,但是它却如刚孕育出的生命一样,是那样的小巧玲珑、和蔼可亲。它们巧妙的坐落于滕王阁主阁两旁,再通过九曲风雨桥巧妙地连接,既不突兀也不做作。而且南北两处的园林布局下形成的瓢形人工湖也与主阁形成交相辉映的姿态,时时刻刻进行着历史的对话。我们知道,中国园林的发展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的,唐朝时期则开始将园林引入

4、室内,而滕王阁建筑群里面的这种坐落于两旁的园林也昭示着它独特的意义。建筑结构和构造让我们暂且把眼光凝视于滕王阁主阁,抛开滕王阁建筑群的概念。我们会发现,滕王阁本身就是一个艺术的奇迹,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壮举。之所以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壮举,是因为滕王阁的孕育时间,它出身在一个建筑苍劲有力的朝代唐代,是木构建筑发展到接近高潮的朝代。其巨大恢弘的体量,其本身的结构和构造,在当时的年代就算是屈指可数的了。(暂时也把官方建筑撇开而谈,因为麟德殿才是体量最大的建筑)让我们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纵向分析一下滕王阁的细部结构和

5、构造,透过细部看各个朝代的历史发展。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由于滕王阁到目前为止重建了29次,各个朝代的风格在滕王阁身上都经历过,这是很令人惊叹的。那么就简单得从唐朝开始谈起,之前说过唐朝是一个建筑苍劲有力的时期,这点反应在滕王阁上这是,外观整体上体型庞大,柱子粗壮,高宽比例较小,斗拱与屋檐的也比例较大,用木料较多,所有建筑构件都偏大。整个时期的建筑都呈现为粗放型。这反应了唐朝经济政治的一片繁荣,人们的思想也较其它朝代豪放,不拘小节。再看它的其他建筑构件,其屋顶体势泰然,屋檐翘起,这在汉朝时期已经初

6、见端倪,到魏晋时期则完成了由平面转向凹曲面的变化,滕王阁则继承了魏晋时期“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的屋檐两端起翘的屋顶形象。而屋顶上的屋脊末端则有翘起的鸱尾做收头。鸱尾,汉朝以前并没有鸱尾这种形式,而是用凤鸟作为屋脊的收头甚至就简单地在屋脊末尾做下翘起的收头,直至汉武帝时期,皇帝听信巫术,才将凤鸟改为了鸱尾。往下看则看到了中国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斗拱。我们经常评价一个朝代的建筑成就,就经常通过斗拱的变化复杂程度来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的。这时期滕王阁的斗拱还是比较粗壮的,其中汉朝时期出现的“柱头铺作”、“补间铺作”、以

7、及当时还在探索阶段的“角铺作”已经在滕王阁中得以成熟地应用了。其中其补间铺作还是以人字栱作为其支持。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字栱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如今在这滕王阁中得以使用也说明唐代继承和发扬了魏晋时期的建筑特点。在魏晋后期出现的昂结构也同样地在滕王阁中得到成熟应用,主要都是在转角处应用下昂以挑出屋檐,上昂则一般用于室内,而在滕王阁内未有见到上昂的应用。在往下看专业技术资料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则是柱间的两条粗壮的“额枋”(具体叫什么枋还有待考究,这里仅一笔带过),这是起加固柱子结构作用的构件。而从其用两条额枋的情况

8、来看,也体现了滕王阁的巨大粗壮需要以两条枋来加固其整体结构。在往下就是柱子,柱子没什么好说的,只是我们去参观滕王阁的时候发现大厅前的柱子下面的柱基是宋朝时期正广泛使用的莲瓣柱基,上面施加了莲花的雕饰,在当时这种柱基又称为“宝装莲花柱基”。而柱基下则是整个滕王阁的台基,从图片上可以看出,唐滕王阁的台基应该是素方台基,而且此时的滕王阁应该还不算是一个高台建筑。那么唐滕王阁的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