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

ID:22990971

大小:55.57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02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_第1页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_第2页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_第3页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_第4页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劳动法的概念:劳动法: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法律劳动法的特定含义:1.劳动法中的劳动具有人格从属性;2.劳动法中的劳动具有契约性,劳动关系的建立是当事人双方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意思表示一致的结果;3.劳动法中的劳动具有职业性,强调劳动的长期性、持续性和稳定性;4.劳动法中的劳动具有有偿性,劳动者出卖其劳动力的使用权,以获得劳动报酬,与公益性劳动相区别;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劳动法基本原则的作用:1.立法准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体系的形成及秩序性的维护;2.法律适用原则:指引劳动法律规范

2、的解释,弥补规范漏洞;3.行为准则:提示人们行为的基本方向和基本模式。劳动法基本原则内容:1.劳动权平等原则:a.就业促进法领域,体现为平等就业;b.劳动基准法领域,体现为待遇均等(同工同酬);c.劳动保护法领域,体现为劳动条件平等(相对)。2.劳动自由原则:a.劳动法合同领域,体现为契约自由(缔约自由、辞职自由);b.集体合同法领域,体现为结社自由与团体自治;c.劳动保护法领域,体现为禁止强迫劳动。3.倾斜保护原则(倾斜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a.劳动合同法中,体现为解雇保护,如单方限制用人单位解雇权;b.劳动基

3、准法中,体现为基准法定(国家对用人单位的限制);c.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体现为对于劳动者的救济保障。具体表现为:劳动争议仲裁免费制度;举证责任倒置;有限的一裁终局。劳动法的体系:1.劳动就业法:就业促进法、职业培训法、就业服务法、就业管理法;2.劳动关系协调法:a.个体自治法:劳动合同法,劳动规则法;b.团体自治法:工会法,用人单位团体法,集体合同法,职工管理法;c.国家干预法: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法,工资法,劳动保护法。3.劳动保障法:劳动监察法,劳动争议处理法,社会保险法。劳动法律关系的分类和构成要素:劳动

4、法律关系的分类:1.从用人单位外部形态的角度:企业劳动法律关系,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法律关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劳动法律关系以及其他用人单位的劳动法律关系五种。2.从主体是否具有团体性的角度:个别劳动法律关系和集体劳动法律关系。3.从劳动法律关系的个数的角度:单一劳动法律关系和多重劳动法律关系。4.从劳动法律关系是否具有涉外因素的角度:国内劳动法律关系和涉外劳动法律关系。5.用工方式的角度:正规用工劳动法律关系和非正规用工的劳动法律关系。6.劳动者职业角度:工人劳动法律关系

5、、职工劳动法律关系和学徒工劳动法律关系。7.劳动者户籍角度:城镇职工劳动法律关系、农民工劳动法律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劳动法律关系主体:指参与劳动法律关系并在其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工会。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就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公民。劳动权利能力:指公民享有参加劳动的机会,并受领劳动报酬的资格。劳动行为能力:指公民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能力。与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比较的特征:1.劳动权

6、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同时产生,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2.只有年满法定最低就业年龄的公民才可以取得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3.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只能由劳动者本人依法享有和行使,不允许他人代理;4.一部分公民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之享有和行使,在某些岗位或者工种是受到限制的。如特别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有害身心健康的劳动禁止妇女和未成年工从事。劳动者资格要素:年龄、健康(身体、精神)、智力、支配自由、就业愿望、其他要素。劳动者团体(工会):工会是职工自愿结合的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工会的特点:阶级性、群众性、

7、自愿性。工会的法律地位:1.具有相对独立性。不是政府的附属机构,不是依附于用人单位或者雇主的职能科室,是独立的法人;2.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职工合法权益的依法维护者;3.工会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具有法人资格的工会组织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用人单位:指招收录用劳动者,使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并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量支付工资和其他待遇的一方主体。外延范围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团体:用人单位组建的团体。是雇主一方行使结社权的主要表现。劳动法律关系内容:劳

8、动法律关系内容:劳动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所享有的权利和所承担的义务。特征:1.明显的不对称性;2.较强的法定性;3.适度的受限性;4.救济的复合型。个别劳动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以权力、义务不同内涵为划分标准:劳动者权利: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