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

ID:22991795

大小:86.93 K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1-02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1页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2页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3页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4页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_第5页
资源描述:

《经融理论与实务复习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节 货币的起源与货币形式的演变一、货币的起源货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等价形式和货币形式的发展历程。二、货币形式的演变(一)商品货币1、实物货币(以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世界上最早的货币是实物货币。★实物货币的局限性:实物货币不易于分割;实物货币不易保管;有些实物货币的价值较小,大额的商品交易需要大量的货币发挥媒介作用,携带不便。2、金属货币铸币: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块。我国最古老的金属铸币是铜铸币。西方金属铸币的典型形式是银元。★金属货币的弊端:其数量的多少受制于金属的贮藏量和开采量

2、,无法伴随商品数量的增长而同步增长。实物货币与金属货币都属于商品货币(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足值货币的特点是价值比较稳定,能够为商品的生产和交换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有利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二)信用货币(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货币的主要形式1、纸币。我国是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交子。2、银行券(是银行发行的一种以银行自身为债务人的纸质票证)3、存款货币。存款货币具有快速、安全、方便的优点,特别适合企业间的大额商品交易

3、。4、电子货币(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电子货币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是银行发行的各种银行卡。推动货币形式演变的真正动力是商品生产、商品交换的发展对货币产生的需求。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马克思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货币贮藏和世界货币。西方学者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交易的媒介、计算的单位和价值的贮藏。一、交易媒介职能(一)计价单位(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价值尺度(二)交易媒介(流通手段)商品流通:以货币作为媒介的商品交换的连绵不断的过程。(三)支付手段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的基本特征:没有商品在

4、同时、同地与之同向运动。二、财富贮藏职能(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货币的最大优势:高安全性。最大缺点:收益较低。第三节 货币制度一、货币制度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一)货币制度的含义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国家制定货币制度的目的:保证货币和货币流通的稳定,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一个稳定的货币环境。(二)★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1、规定货币材料2、规定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是,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1)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2)规定货币单位

5、的值规定货币单位的值主要表现:确定或维持本国货币与他国货币或世界主要货币的比价,即汇率。3、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流通中的货币有主币(本位币,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和辅币(1个货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之分。4、规定货币的法定支付能力按照支付能力的不同,可分为无限法偿和有限法偿。无限法偿: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主币为无限法偿货币。有限法偿: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拒收则不受法律保护。辅币为有限法偿货币。5、规定货币的铸造或发行在欧美等主要资本

6、主义国家,足值的本币基本上实行“自由铸造”(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由造币厂代为铸造成金属货币)制度。二、国家货币制度的历史演变国家货币制度的类型大致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最理想的货币制度)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其中前三类被统称为金属货币制度。(一)金属货币制度(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20世纪70年代)基本特点:1、流通中的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主要由现金和银行存款组成。2、信用货币都是通过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投入到流通中去的。3、国家通过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对信用货币的数量和结构进行管理调控。(三)我国的人民币制(19

7、48年12月1日)我国人民币制度的主要内容:1、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以人民币支付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债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2、人民币不规定含金量,是不兑现的信用货币。3、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三、国际货币体系(一系列对世界各国之间的货币关系以及国际间进行的各种交易支付相应的管理的规则与安排)的历史演变(一)布雷顿森林体系1、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历史背景(1944年7月,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主要西方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美

8、国取代英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居于中心地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