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

ID:22996060

大小:60.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_第4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父母教养方式与初中生学业归因关系的实证统计  一、问题的提出  根据韦纳于1972年提出的成败归因理论,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1]学龄儿童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矫正自己的学习行为,同时也在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观。而学生的归因方式,是在与其他人不断交往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根据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分类,归因方式可归为两类,人际关系归因与学业成就归因。学生归因方式的建立过程十分重要,是影响其成长的重要因素。归因方式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也会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业成就动机及学业归因与学业表现相关,因此,不可忽视个人品质因素对学

2、业表现的影响。[2]但是外界环境的影响,如父母教养方式是否会影响其个人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影响其学业表现?应该说对学生而言,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和其人格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但是,这两个环境之间是否也会互相影响,从而也综合地影响到学生的人格发展及学习风格呢?就此问题,本文尝试讨论父母教养方式与学生对其学业成败的归因两者之间是否会互相影响,为家庭和学校引导学生形成正面的归因方式提供依据。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选自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初一、初二两个年级的部分学生,共200名,有效样本数为151名,其中男生73名,女生78名。被试平均年龄M=12.75岁,标准差SD=

3、0.75。问卷完成情况良好。  (二)研究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的父母惩罚严厉分量表  采用由PerrisC编制、岳东梅修订的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抽出其中父母惩罚严厉的分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共21个条目。其中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3,分半信度是0.76;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0,分半信度是0.82。[3]  父母教养方式调查问卷(EMBU)是一个自评量表,让被试通过回忆来评价父母的教养方式。问卷要求被试在正式回答问题前除了仔细阅读指导语外,还需要回答关于被试的人口统计学特征背景资料,如性别、年龄、父母健在情况、父母婚姻现状、父母亲文化程度。经岳

4、冬梅修订后为115个条目,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8个条目,包含的惩罚严厉因子有12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分量表有57个条目,包含的惩罚严厉因子有9个条目。量表采用四点评分方法,分量表所含条目得分之和即为分量表的总分。[4]  在本实验中,父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40,分半信度为0.838;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同质性信度为0.812,分半信度为0.849。信度系数都较岳冬梅修订的EMBU中的惩罚严厉维度的信度高,说明本实验数据有效。  2.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的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  采用由Lefcourt等人编制的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中的学业成败归因分量表,其&alp

5、ha;系数在0.58至0.80之间。在本实验中,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为0.753,分半信度为0.665。信度系数较高,说明本实验数据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一)初中生父母惩罚教养方式特点分析  图1父母亲总和分数整体均值发展趋势图  从图1看出,在回忆父母亲采取惩罚严厉的控制行为中,得分都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整体来说,父亲采取的惩罚严厉行为明显比母亲采取的更频繁,且会随着子女年龄的增大而增加频率。  在回忆父母亲采取惩罚严厉的控制行为中,男女生的分数趋势有所不同。男生中回忆到的惩罚严厉行为总是比女生的多,且有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的趋势。  (二)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分析  根据

6、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设置,共有48个条目,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有24个条目,成功与失败的结果归因各占一半,四种归因倾向各占三题。其中能力和努力归为内向归因,情境与运气归为外向归因。通过差值比较法,将内外向归因分数相减得到学业成就内外向归因方式程度。即在学业成就归因分量表中,内向归因分数减去外向归因分数,得到总差分,可以了解学业成就归因水平。  图2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分布图(%)  总差分若是正数,则分值越大,内向性归因越强;若是负数,则绝对值越高,外向性归因越强。根据频数分析,在151名被试中,有11名是属于外向性归因方式,占7.3%;135名是内向性归因,占89.4%;其余5名的归因方式

7、较不明显。由此可看出,在151名被试中,就学业成就的归因方式,采用内向性归因方式的人明显多于采用外向性归因方式的人。  总差分的平均数为11.22分,标准差为8.15,中位数为11分,众数为13分,分值范围在-5分~31分之间。针对于总差分,其男女获得的分数以及不同年龄获得的分数描述统计如下:  表1总差分的均值比较结果  平均数频数标准差均值的标准误方差  女生总计11.74788.450.9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