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

ID:22997960

大小:51.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2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_第1页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_第2页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_第3页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_第4页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导读:一、深厚的文化渊源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理由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

2、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二、丰富的舞蹈种类  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关于佤族舞蹈的文化特征导读:一、深厚的文化渊源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

3、有很高的声誉。其理由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

4、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二、丰富的舞蹈种类  佤族民间舞蹈主要有13种:木鼓舞、悼念舞、臼棒舞、拉木桥舞、刀舞、三弦舞、蜂桶鼓舞、打歌、毕颂舞、跳摆、无乐伴奏歌舞、芦笙舞等。有70多种跳法,其主要特征是:下肢动作复杂,舞步变化大,双跺单踢、一步跺、三步跺、三步一踢、一步踢、撩腿按地等,这些特征形成了整个佤族民间舞蹈力度强、豪放、粗犷、古朴浑厚的风格。沧源佤族舞蹈除木鼓舞、蜂桶鼓舞、打歌外,十种舞蹈的

5、流行地和动作如下。1悼念舞:佤族为悼念有名望的死者及安抚死者亲属而跳的风俗性舞蹈。2臼棒舞:岩帅一带为悼念对寨子有贡献的人而进行剽牛时跳的男女集体祭奠舞蹈。整个舞蹈,竹子、铜铃来伴奏。臼棒(用于舂米的)代表着有吃、有穿,竹子表示有住房,铜铃(马铃)表示有马骑。3拉木桥:糯良一带拉木桥过程中跳的男女集体舞蹈,它包含着风俗祭祀和娱乐两个内容,整个舞蹈由拉木桥和刀舞两大部分组成。跳舞时舞者站成几个八字,用藤索边拉木桥边演唱边舞,无伴奏乐器。4刀舞:流传于班老一带的一种自卫防身的民间刀术,舞蹈属男性集体舞,从傣族地区

6、传人。刀舞由蹲步动、左膝跪地动,右膝跪地动,左上步左膝跪地动,右上步右膝跪地动五个部分组成。5三弦舞:佤族祖传的一种不分季节性的男女自娱集体舞蹈。在月光下无唱调,用三弦伴奏着起舞,舞蹈动作刚劲有力、潇洒、自如。舞曲激扬、抒情,属小调式乐曲。男女青年们往往在舞蹈时互诉衷情。6口琴舞:与三弦舞的内容和性质大体相同,也是属于佤族祖传的一种无季节性的舞蹈。口琴舞是由竹蔑制作的口琴伴奏,男女青年集体自娱性舞蹈。7毕颂舞:译为汉语意为"围圈跳"。它是佤族祖传的用毕颂(即直箫)伴奏,不分季节、男女娱乐交际时跳的男女集体舞蹈

7、。8佤族跳摆:流传于班老、班洪、南腊一带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伴随小乘佛教传人,只在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时跳一次。9无乐伴奏歌舞:是佤族传统的自娱性歌舞,它分为男女儿童集体舞、女性儿童集体舞、女性青年集体舞三种类型。10芦笙舞:佤族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男女自娱集体舞蹈,一般是在过年过节时跳,舞蹈仅有芦望伴奏,舞者也自编唱词边呼喊助兴。  三、古朴的原始风貌  佤族的先民,在庄严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为了敬神、娱神和媚神,为了消灾避难获得神灵庇佑常常是跳木鼓舞。跳木鼓舞时,多以木鼓和大铓锣为主要的伴奏乐器,以歌声吆

8、喝声、鼓声和锣声的有机交融为主旋律,节奏有力而又和谐,极富有鼓动性和感召力。跳时男女赤足,男子头扎红带,胸膛,下穿大裆短脚裤;女子头扎白带,披长发,手戴镯,下穿裙子,双手自然伸向天空中。木鼓两端各站一至二名男鼓手,手执鼓锤和竹片,鼓的四周是男女舞者。木鼓舞缓急相济,悲怒相交,忧喜相映,到了时舞步整齐有力,粗犷奔放,气势磅礴,撼人心魄,真实的再现了远古时代,这种宗教性的乐舞,可以说是对远古时代佤族历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