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

ID:22999953

大小:1.03 M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1页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2页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3页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4页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备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专题01物质的变化与性质一、新课标中的要求:1、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2、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3、认识常见物质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空气、水、氧气、碳及其氧气物、金属、酸碱盐等)二、考情分析: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作为初中化学的重要基础知识点,也是中考的热点。考查的主要知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常见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三、考查方式:近年来中考中以生活、生产、科技、热点话题等为素材和背景来考查;命题形式灵活多样。题目形式以选择题为主,有的出现在填空题中。四、能力层次:中考

2、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难度为中低档。☆知识梳理☆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没有生成新物质(其他物质)的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举例水结冰(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铁生锈(物质的成分发生了变化)区别没有生成新物质生成了新物质微观实质构成物质的微粒没有改变,改变的是微粒的运动速度或微粒间的间隔构成物质的微粒发生了变化。旧分子被破坏,分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形成新分子。常伴有的现象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变化、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联系化学变化过程中一

3、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注意:①明确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宏观上:是否生成新物质。微观上:是否生成新微粒。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在组成或结构上与原来的物质不同的物质。②变化时伴随的现象只能帮助我们判断某一变化是否发生了,而不能作为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依据。③化学变化还常伴有能量变化。表现为光能、热能和电能的释放或吸收。2、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等。(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不稳定性、活泼

4、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等。注意:①物质的性质常伴有:“可以”“能”“有”等词语。物质的性质是物质的属性,而物质的变化是一个过程。如氧气能支持燃烧是氧气的性质;镁条在氧气中燃烧是一个变化。②物理性质的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的理解:a不需要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等;b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熔点等。③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考点突破☆(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典型例题1】(2013•东营)下图所示的实验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解题思路】1、找出选项中所描述的变化过程;2、找出变化前后的物

5、质;3、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4、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点进行判断,得出结论。5、根据题目要求进行解答。【典型例题2】(2012乐山)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用硫磺燃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B.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C.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D.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选项ABCD变化过程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有色物质化合,结合为无色或者浅色的物质,产生漂白效果。在瓜子表面涂蜡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混合在一起铜粉和锌粉熔合在一起变化前的物质硫、有色物质石蜡铜粉和锌粉淀粉、蔗糖、奶香精等

6、变化后的物质二氧化硫、浅色物质石蜡淀粉、蔗糖、奶香精的混合物铜粉和锌粉熔合成混合物是否生成新物质是否否否结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物理变化应选A项。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方法点拨:1、在判断时,一定要抓住变化前后的物质的本质进行分析。首先要找出变化前后的物质是什么,看它们是不是同一种物质。如果它们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如果它们不是同一种物质,那么该变化就是化学变化。2、在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3、解答时首先要细致地分析试题中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所展现的信息,然后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最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二)

7、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典型例题3】(2013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液氮用作冷冻剂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氧气用于气焊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典型例题4】(2013浙江温州)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紧密.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选项ABCD物质氯化钠二氧化碳浓硫酸氧气用途除铁锈用于灭火作干燥剂供给呼吸方法点拨:1、抓住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性质的体现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2.对于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应用,可以联系着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或变化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分析和解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