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ID:23007486

大小:5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2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_第1页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_第2页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_第3页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_第4页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_第5页
资源描述:

《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加强网络隐私权保护势在必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隐私的保护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目前,我国网民规模达到3亿人,普及率达到23%,超过全球平均水平。在银行、超市、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几乎都实现了电子办公。互联网时代的人们在享受着信息化带来的方便、快捷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信息安全问题。“艳照门”事件、躲猫猫事件和“人肉搜索”便是例证。如何有效保护人们的网络隐私权,并使之与网络的飞速发展相适应已成为各国面临的崭新课题。2009年2月28日,我国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七)》,增补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2、安全的犯罪。这是我国紧跟信息化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强化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保护的一个重要举措。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及其界定(一)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目前,我国学术界对网络隐私权尚未有明确的概念。我认为,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活动领域与个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也包括第三人不得随意转载、下载、传播所知晓他人的隐私,恶意诽谤他人等。例如IP地址、网名以及网络使用习惯等。因此可以这样表述网络隐私权的概念:网络隐私权是指自然人在网上享有的个人私事不受公开宣扬、私人生活不受

3、干扰、与网络活动有关的个人信息(资料)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搜集、知悉、利用和公开的一种权利。(二)网络隐私权的界定网络隐私权的保护范围,是我们保护网络隐私权的直接参照点,也是我们界定侵权案件的直接依据。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活动领域:网络虽然具有虚拟性,但跟现实社会一样,用户在网络中也拥有自己的领域。它表现在首先是用户所拥有的连入互联网的PC终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计算机电脑,除非用户自己在电脑上设置共享,否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入用户端的电脑查看用户的资料等。这也是当今各国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即黑客入侵。主要集中在下面三个方面

4、:一是个人通信内容。网上个人通讯通常采用的方式是发送e-mail(电子邮件)。作为公民网络隐私权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有时其在网络中传递的安全性“甚至不如明信片”。二是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的安全。个人计算机数据资料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人计算机内部或外接的所有以存储器形式记录的电子数据。从狭义上说是指计算机存储器中能够反映个人情况的信息。在某些时候,信息是无价的。三是个人生活的安宁。相对于通信安全、个人数据资料安全而言,个人生活安宁因与物质利益联系最为密切,所以其包含的意义更为重要。2、个人信息:个人的收入、信用、财产、消费等信息,它包括我们经

5、常用到的、MSN等聊天工具的号码与密码、信用卡号与密码、网上购物所用的淘宝帐号及密码等有关个人经济秘密的隐私。除了这些,个人信息还应包括在我国户籍管理机构、社保管理机构以及金融机构等政府部门所登记的有关个人的姓名、年龄、住址、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学历、婚姻状况、号码等信息。3、已被侵犯的个人隐私:这里主要是指已被别人侵犯的个人隐私,第三人不得随意传播等,造成对别人隐私权的进一步侵害。从目前社会所发生的隐私侵犯案件中,我们可以看到正是由于网络用户(网民)的肆意传播,才造成网络侵犯隐私权的恶果迅速被扩大,乃至不可收拾。二、网络隐私权被侵犯的现

6、象(一)个体侵权。个人未经授权在网络上宣扬、公开、传播或转让他人或自己和他人之间的隐私;未经授权打开他人的电子邮箱或进入私人网上信息领域收集、窃取他人信息资料。(二)网络经营者侵权。未经用户许可,以不合理的用途或目的保存或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对他人发表在网站上的较明显的公开宣扬他人隐私的言论,采取放纵的态度任其扩散,未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删除或屏蔽;未经调查核实或用户许可,擅自篡改个人信息或披露错误信息;未经用户许可,不合理的利用用户信息或超出许可范围滥用用户信息,将通过合法途径获取的信息提供给中介机构、广告公司、经销商等用来谋利,造

7、成用户个人信息的泄漏、公开或传播。(三)商业公司侵权。某些专门从事网上调查业务的商业公司使用具有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浏览、定时跟踪、记录用户访问的站点,下载、复制用户网上活动的内容,收集用户个人信息资料,建立用户信息资料库,并将用户的个人信息资料转让、出卖给其他公司以谋利,或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四)其他方面侵权。某些网络的所有者或管理者通过网络中心监视或窃听网内的其他电脑等手段,监控网内人员的电子邮件或其他信息,一定程度上也对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造成了侵害。三、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措施对网络环境中隐私权的保护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作为我国

8、选择保护网络隐私权的模式与方法,结合我国的现实社会的特点,认为采众家之长,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的模式才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这一模式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共同架构。(一)建立和完善网络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