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

ID:23018279

大小:57.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1-02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_第1页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_第2页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_第3页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_第4页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知识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摘要:实践教育哲学是一种关于教育实践的解释和反思的新教育哲学形态,引发了对当代教育实践中教育理由的重新深思。实践教育哲学坚定地认为一切真正的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归宿都是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养成贯穿于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离开了实践活动,单纯地在教育中对论实践教育哲学视域下的教育改造论文资料由.zbjy.提

2、供,地址.受教育者进行客观知识的传授,是对教育、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异化”,会彻底泯灭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此,必须用实践教育哲学的理论和观念对教育实践进行根本的改造,从而使得教育生发出理论创造的生机和变革社会实践的无限活力。  关键词:实践教育哲学;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审美教育  1672-4038(2013)03-0046-04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实践依据客观主义认识论,把理论和实践对立起来,教育理论取得了相对于教育实践的优越地位,致使我们在实践中利用各种教育理论裁剪教育实践,

3、并用单一的教育理论垄断了对教育实践的解释,忽略了教育实践的异质性和多样性。结果,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长期处于相互隔膜的状态,教育实践得不到有效改善,教育理论也难以产生原创性成果。新的实践理论认为,实践并非单纯是感性的,而是内在的包含着、甚至在一定的作用上高于理论,“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新的教育哲学在功能上包含两个前后递进的方面,一是力求对教育实践中的理由作出新的解释,发现和整合当前教育实践中有利于未来教育变革的因素。形成变革教育实践的巨大“合力”。另一方面,希望在

4、重新解释教育实践的基础上改造现有教育形式,力求把教育的目标和社会实践变革的需要统一起来,使教育成为社会实践变革的有效工具。因此,实践教育哲学首先要探讨的,就是在这种新教育哲学的观照下,对知识教育、道德教育和审美教育进行实践化改造,使新教育能够生发出理论创造的生机和变革社会实践的无限活力。  一、知识教育的改造  知识是个体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直接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经验的理智化(或抽象)提炼,并借助人类在长期实践经验中发明的各种符号,比如文字、数字和图画等组成的体系得以有效组织和表达。就知识的发生或产

5、生而言,它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是个体对其实践活动加以反思的主观产物;就新知识借助已有的符号体系并且也只有被有效地组织进入其中才能成为知识而言,知识又体现着人类族群的类特征,具有强烈的客观性。知识的主观性和客观性使知识的创新具有三个重要条件或特征:一是知识的创新必须是实践性的,也就是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没有这一条件或前提,无所谓知识的真创造:二是知识的创新在其起点上一定是个体性的,虽然它最终以人类的类知识形态表现出来;三是知识的创新具有鲜明的历史性,即人类的类知识对个体知识创新活动的促发和接纳,

6、个体知识的类化以及个体知识的创造活动本身具有历史性。人类既有的知识王国是它的肥沃土壤。有效的学校教育一方面就是在个体知识和类知识之间建立生动的联系,可以使个体的知识融入人类知识的王国,进而使知识的王国充满生机和活力,日益丰富和扩展,同时个体也可以吸收类知识王国中被激活了的或者被个体“主体化”了的那部分知识,获得更加成熟的智慧,成为其后来与环境交互作用的主要智慧形式;另一方面,它还要使个体知识中广大的不具有类知识特性、无法进行明确理智化的,以直观的形式保存下来的“默会知识”能够得以表述。在理论上,

7、个体外在的实践活动与其内在的生命实践(体验和发展)活动是同构的,是人之作为活的生命有机体的一体两面。个体的生命实践活动无疑是短暂的,无论与客观的知识王国还是与其自身的“默会知识”相比,它所创造的真正能够类化的知识也是少量的。而量的多少和质的差异既取决于个体生命实践活动展开的形式和程度,也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教育活动以及教育视域中的知识。  在实践教育哲学的视域里,教育过程与知识的产生过程是一致的,教育过程的发生和发展绝对不可以违背这一过程而单独进行。当然,真正的教育只可以更加清晰的以符合教育科学的

8、规律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的形式才能更加有效,同时要保护和善待个体的隐性的、个性的原初经验和兴趣,并在其中注入能动的反省思维,以加速和提炼个体经验的类知识转化,这一知识的“转化”既包括可以明确进行类化的个体经验,也包括默会知识的进一步明确、提升和构造。当生命实践活动、知识生产活动以及教育活动三者之间获得高度统一的时候,人性的生成、知识的创新以及文明社会的持续更新也就取得了一致,并且三者之间建立了良性的循环。这是东西方古典教育所共同追求的崇高教育理想。近现代教育则是对这一古典教育范式的一种反动,它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