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

ID:23026763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3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_第1页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_第2页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_第3页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_第4页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_第5页
资源描述:

《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阐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用艺术的语言交流论文导读: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用艺术的语言交流的优秀论文范文,对正在写有关于作品论文的写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材料很丰富,丝绸与羊毛结合起来,创作领域更广了。”  南希的每幅作品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她正是通过作品本身与人交流,用艺术传递文化。  谈艺术,谈文化  南希认为艺术是一种神秘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人们可以与之所传递的潜意识进行交流。艺术往往携带了很多作用,人们喜欢艺术,正是因为艺术背后存在的作用被认同了。 美国新墨西哥州纤维艺术家协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学会

2、纤维艺术专业委员会顾问,“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顾问——南希·科兹考斯基带着自己的挂毯作品参加了此次双年展,与南通的艺术爱好者来了一次“亲密接触”。  南希·科兹考斯基1943年出生于美国,长期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从事印第安织物艺术的研究与纤维艺术创作,她是全美艺术大展和国际纤维艺术展参展次数最多的美国纤维艺术家,于1978年获阿布奎基博物馆纺织奖,1981年获新墨西哥州政府奖,1997年获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市视觉艺术卓著成就奖,2002年获“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荣誉奖。  采访

3、南希的地点就定在她的展厅内。展厅布置的简单而别致,作品的摆放都经过了精心设计,代表性作品独立的挂在显眼的地方,色彩多样的作品也与色彩单一的作品相搭配,呈现在观众的视线里。  谈编织,谈作品  南希曾经说过,“有人可能认为,我使用工业前的编织技术、古代和原始的图案来传达我的当代概念很有讽刺意味”。南希的作品工艺是很原始的,从养羊开始,到纺羊毛,收集植物染料,设计图案,作画,最后手工编织成挂毯。这种原始工艺与现代思想的结合使得她的作品具有了特殊性。  作品“龙凤”摆在展厅的入口处,70种不同深度的红色

4、构成了这幅作品。图案于湖北发现的2000多年前的汉代棺木。棺木上的图案看上去像龙、像凤、像蛇、也像文字。南希巧妙的拷贝了这些图案到她的作品上,“在我看来,这些图案是前语言,是人们用来交流的艺术语言。”她指着挂毯上的图案说,“你看,右边这个螺旋状的图案像不像DNA基因模型,古代的人他们怎么会知道基因呢,可是他们仍然创造出这样的图案,是不是很神奇呢,这些设计是在与我们的潜意识进行交流和沟通。”  作品“彩陶”的创作灵感来自于新墨西哥彩陶和中国彩陶。当年在新墨西哥州,南希负责给一栋建筑设计室内挂毯,挖地

5、基的时候,施工人员挖出了古代的彩陶。南希发现这同5000年前的中国黄河彩陶非常相似,于是她结合了两种彩陶上用艺术的语言交流论文资料由.zbjy.提供,地址.的图案创作了这幅作品。这幅作品从设计到编织花去了很多时间,只为了体现出三维立体效果。南希说,“从那时起我就感觉到美国印第安文化和中国文化是相连的,来中国之后又发现了更多中美文化之间的联系。”  作品“蝴蝶”背后的故事也很有趣,南希用了一年时间研究新墨西哥州的蝴蝶,而后创作了这幅作品。南希的编织作品像是在编织物上画画,她认为,每只蝴蝶身上的图案都

6、是一种绝妙的设计,而上帝用一种神奇的方式制造着艺术作品。  作品“长袍”是南希最新的作品,她运用了丝绸的元素。图案里有云,有海洋,有冰山和火焰。南希说,“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构思如何运用丝绸入作品,在美国没有那么多丝绸品种,但是在中国,丝绸材料很丰富,丝绸与羊毛结合起来,创作领域更广了。”  南希的每幅作品背后都有动人的故事,她正是通过作品本身与人交流,用艺术传递文化。  谈艺术,谈文化  南希认为艺术是一种神秘的语言,通过这种语言人们可以与之所传递的潜意识进行交流。艺术往往携带了很多作用,人们喜欢

7、艺术,正是因为艺术背后存在的作用被认同了。  艺术家就是用艺术的感觉找寻那些对人们有作用的东西,通过作品来表达出作用,通过作品来与人交流,这种交流甚至不需要通过语言,因为艺术本身就像是一门语言。她说,当她带着有中国元素的作品去美国展览的时候,很多没有来过中国的美国人都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我就像中美之间的桥梁一样。”  南希对编织的喜爱源自她对编织和纺织品所蕴藏的巨大能量深信不疑,她觉得任何一种文化中都存在着纺织品及其相应的图案。她指着自己的牛仔裤说,“李维斯,你应该知道,李维斯牛仔裤就

8、是使用植物靛蓝染料染色的,这种染料将牛仔裤和历史连接起来,并且颜色褪去后仍然好看,在美国每代人,每个阶层都爱穿牛仔裤,它就代表着舒适休闲的文化。”  南希的编织作品也有着浓厚的历史元素,她说,“编织教会了我历史,我又用作品表达出历史元素,让我成为历史的一部分,也让观众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这就是一种潜意识的交流。欣赏艺术需要时间,通过欣赏艺术,我们才会知道,我们知道的比我们想到的更多。”  谈中国,谈南通  2000年,南希第一次来到中国,在北京参加第一届“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