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

ID:23027826

大小:10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3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1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2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3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4页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WORD格式可编辑第八届全国初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质课大赛教学设计第三单元课题一《水的组成》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题取自《课标》中《身边的化学物质—水与常见溶液》,教材中属于第三单元课题1《水的组成》,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本课题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简要史实引入并展开,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介绍了水的组成,说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又学习了一种新的物质——氢气,并结合前一单元所学氧气的知识,从组成上区别归纳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在课题之后还提供了稍详细

2、些的资料——水的组成揭秘,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系统知识。本课题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在纯净物的基础上提出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分散了难点。验证试验既有定性的实验设计又有定量的误差分析,可以为今后乃至高中的学习奠定基础。(二)教学对象分析初中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提高,独立判断性明显发展,记忆力逐步发展到以理解记忆为主,但看问题不全面。学生对水并不陌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方法,可以开始尝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分析能力。(三)教法分析以“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以及“使每个学生

3、都得到充分发展”为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四)教学环境分析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多媒体环境教学。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初步认识氢气的性质和检验方法;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二)过程与方法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的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同时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电解水实验,认识水的组

4、成;识别单质与化合物。难点:化学变化的实质及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四、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图(二)教学环节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1.创设情境,激发思维在上课之初,先请同学们展示师生共同整理好的有关水的部分资料。[投影]展示下列资料:生物体内都含有水等等。【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到的关于水的资料、信息,增强他们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创设情境、培养兴趣、激发思维;媒体展示,节约时间和空间。】2.验证实验,训练思维[引导学生看课本第46页资料(水的组成揭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水曾被看作是一种

5、元素。直到18世纪末,在前人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才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设计意图:借助于PPT简洁明了的介绍科学史,唤醒学生对空气组成的探究的回忆,使学生意识到二者学习方法的相似,培养学生的学法迁移能力。】资料一:2KMnO4K2MnO4+MnO2+O2↑2KClO32KCl+3O2↑MnO22H2O22H2O+O2↑1100℃资料二:水可燃空气+氧气水可燃空气+氧气【设计意图:借助于PPT快速提供信息,为后面的教学难点做好理论分析。(即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理论分析和推

6、理判断来获得新知识,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演示实验:取水电解器,加入电解用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与电源正、负两极相连的电极上和试管内发生的现象。(配视频辅助实验)在做实验之前,提醒学生注意:1.提示学生观察两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有何差异。2.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可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实验完毕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得出现象:技术资料专业整理WORD格式可编辑①通电后,两根电极上都出现气泡,即产生气体,气体都是无色的。②一段时间后,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在得出上述现象后,紧接着问:两极上得到的气体

7、分别是什么呢?在前一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如何验证氧气的方法,自然会想到用木条去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用点燃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向学生提问试管1和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设计意图:此实验虽一再改进,但演示效果欠佳,利用视频,增加演示实验的可见度、可信性、可靠性,便于学生观察和思维;突破传统的视觉限制且可重复利用。】3.讲解总结,强化思维教师向学生提出:在水的电解实验里,有新物质生成吗?水发生了什么变化?在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产生了氧气和氢气两种新物质,水发生了化学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①试管1中产生的

8、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②试管2中产生的气体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呈淡蓝色。教师在学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讲解试管2中产生的这种无色气体叫氢气,它在空气中能够燃烧且火焰颜色呈淡蓝色,它就是拉瓦锡所谓的“易燃空气”。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共同得出以下结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