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

ID:23030171

大小:6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03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_第1页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_第2页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_第3页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_第4页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对红包礼金现象的认识申明:如《***》以外的其它地方采用,请付稿费对红包礼金现象的根源分析及对策思考四川省南充市纪委 张翼我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礼仪之邦。发红包送礼金本是人情往来的通常形式。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却把赠送红包、礼金演变成一种带有明显功利色彩、贿赂性质的交往行为。这种变味的红包、礼金现象,尽管有关方面三令五申,明令禁止,但依然屡禁不止。一、红包、礼金现象的社会表现1、赠送红包、礼金的几种藉口一是初识留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带功利色彩的交往都是靠朋友介绍朋友、熟人托付熟人完成的。一些人为了达到靠近、拉拢和利用个别党政干部的目的,他们经亲朋好友介绍,初次见面后,

2、就自然而然地封个红包、送点礼品。礼金的多少、红包的厚薄,左右这种功利性交往是否深入发展。二是喜庆表祝贺。要与拉拢的人员深入发展,并逐步进行功利性交往,喜庆祝贺是必不可少的借口。固定的有国家固定节假日;临时的有结婚、迁居、升职、评先进、出国境、外出开会等。喜庆的对象可以由父母扩大到子女,由子女扩大到父母;可以由兄长扩大到弟妹,由弟妹扩大到兄长,其实质就只有一个,借表示祝贺之名,行自己的功利之实。三是困境表慰问。顺境中表示心意,不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困难中表达情份,是这种功利性交往的老套手法。慰问的由头很多,诸如生病住院要预祝康复,丧父母失伴侣要表示节哀,天灾人祸要分忧解愁,提拔

3、不成、评优落榜也要表示安慰。四是娱乐给小费。到上面争取项目要请客,到下面检查工作要接待,请有权人办事情要表诚心,向办成事的人要说感谢,这些都免不了请客吃饭,然后是打牌唱歌、洗脸搓脚,打牌的要铺底钱,坐台要送小费。五是开会发会费。比如开建筑项目、规划方案的评审会、招投标工作会等,要以发误工费为名,堵住与会人员的嘴;请上级单位、友邻单位、实权部门开团拜会、工作联席会、工作总结会等,要以发会务补贴、辛苦费为名,拉关系、套近乎,为今后的工作寻求方便。2、赠送红包、礼金的几种形式一是送物品。现在送冰箱、彩电等大件物品已显过时和老套。如今最时尚的礼物是书画古玩,这种东西铜臭味不浓,尽管有的

4、价值数千上万元,也不那么打眼。因此,送的人“光明正大”,收的人也“取之泰然”。这种以兴趣相投为借口,喜欢什么就送什么,送什么就收什么的做法,大有“读书人窃书不算偷”的意思,就是人们常说的“雅贿”。二是送现金。送现金是最方便、最直接、最现实的一种送礼方式。有事相求的话,数千上万元,一般场合五百、一千元;人多,上山打鸟见者有份,三、五百元,人少,如果职级不低来头不小,三、五千元,甚至三、五万元。三是送证券。逢年过节,单位向单位送,单位向领导送,下级向上级送,送的花样颇多,有礼品券、购物券、有价证券,也有银行账户卡。四是送美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用金钱买来美色,拉拢腐蚀党政机关干部。或

5、直接安排“美人”供领导长期“包享”,或借唱歌、跳舞、按摩、捶背之名,给领导安排“三陪小姐”,让领导享一时之乐。五是送“官帽”。有的领导调整岗位或离退休前,习惯提一批干部,送一批“帽子”。一方面作顺水人情,不留骂名;另一方面也培育了自己的关系网,行事方便。也有些商人喜欢利用金钱,为看重的伙伴打通“关节”,帮助他们戴上“官帽”,培育牢固的“官商”网,赖昌星就是最典型的一人。这些现象虽然还不那么严重,但从社会发展来看,也的确存在,值得警惕。二、红包、礼金现象的存在根源1、行政权力的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我国的行政体制正处于改革时期,政府职能转换没有完全到位,少数人手中掌握着决定个人发展、

6、单位效益、企业利益的立项权、审批权、工程发包权、资金划拔权、人事任免权等,这些公共权力有一定的弹性,掌权的人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没有硬性的监督制约措施,可上也可下,可左也可右,朝哪个方向倾斜都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单位和个人为了各自的利益,用红包、礼金开路,跑项目、跑资金、跑客户、跑官职,形成一种“跑部钱进”的特殊现象。2、惩治收受礼金行为的手段不力。惩治收受礼金存在三个盲点。一是只惩治接受方,没有惩治赠送方;二是惩治本级或下级容易,惩治上级难,有时不但惩治不到,而且还会影响地方项目资金的划拔;三是惩治收送礼金行为只有纪律手段,没有上升到法律高度。3、主导社会的人际交往观念不

7、当。我国是礼仪之邦,主导人际交往的观念就是“表示、表示”,这恰好应和了一些别有用心人的本意,给他们提供了用红包、礼金等小恩小惠逐步拉拢、腐蚀党政干部的机会。三、治理红包、礼金现象的几个难点一是界定合理与违纪难。礼金、红包现象之所以愈演愈烈,就是因为其往往穿上了合情合理的外衣。在哪种情况下送礼金合情合理?送多大数额属于合情合理?属于违纪的12全文查看数额如何细化并量纪?这些都没有明文规定。二是界定违纪与违法难。收礼金是违纪的范畴,哪怕累计数十万元,都只是违纪的范畴;收受贿赂是违法的范畴,哪怕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