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

ID:23032451

大小:305.7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1-03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_第1页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_第2页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_第3页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_第4页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备考必背知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地图》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地图上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除0°和180°经线外,其余经线都能准确区分是东经度还是西经度。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用0°,30°,60°把不同的纬度地带划分为低纬、中纬、高纬三部分。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

2、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即东半球经度小于20°W,小于160°E;西半球经度大于20°W,大于160°E。8.南北半球的划分: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9.水半球和陆半球划分:借鉴南、北半球的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以0°、38°N为极点,将其所在半球称为“陆半球”(如图),另一半球称为“水半球”,以0°、38°S为极点.10.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二者同为东经,则大值在东;二者同为西经,则大值在西;二者一为东经,一为西经,二者之和小于180°时,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当二者之和大于180°时,东经在西,西经在东。11.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

3、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12.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3.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14.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15.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16.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17.等值线凸向规律:凸高则低,凸低则高。18.地球上两点间的最短航线:球

4、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为两点所在大圆的劣弧。大圆是球面上任意两点与球心所确定的平面与球面相交所得的圆。(注:特别大圆有赤道、经线圈、晨昏圈等)。若:①两地处于同一经线圈上,最短航线过北极或南极——最短航线向正北或正南。   ②两地处于赤道上,最短航线在赤道上——最短航线向正东或正西。   ③两地处同一纬线上,经度差不等于180°,最短航线趋向极点——在北半球最短航线先偏北再偏南;南半球先偏南再偏北。19.经纬度差计算实际距离: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某纬线上的经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cosΦ.(注:Φ为纬度数)。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的关系

5、:正午太阳高度相差多少,纬度相差多少20.赤道上:每年有两次直射,正午太阳高度有两次最小值(66°34’)。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不能形成台风。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赤道经过:太平洋、南美洲、大西洋、非洲、印度洋、亚洲。赤道经过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瑙鲁、厄瓜多尔(基多赤道纪念碑)、哥伦比亚、巴西(亚马孙河河口)、刚果(布)、刚果(金)、肯尼亚、索马里、马尔代夫。(新加坡在赤道附近)21.图像的类型、内容和判读方法(一).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包括等高线图、等深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判读方法: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2)

6、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或分析成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并分析其成因。  1、等高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高度注为“海拔高度”(即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我国的海拔是高出黄海海平面的距离。)1)、判读规律:①数值大小: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为平原地形;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为丘陵地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为山地地形;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

7、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为高原地形。②疏密程度: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有时候图上看不出密集与稀疏时,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例如(09年全国卷文综Ⅰ6-8题)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向剖面图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解析】从题目当中很清楚看出,两地高度分别为260和150,故高差为110选B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①为直线             B.道路②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

8、高点  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