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

ID:23059425

大小:19.8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3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_第1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_第2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_第3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_第4页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想北平》说课稿   一、说教学理念  1.主要采用互动交流、评点对话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协作交流的学习品质。  2.注重情感的体验与品味,注意对语言的咀嚼体味,达到真正读懂文本、培养阅读习惯与能力的目的。  克服畏难心理,增强信心。我要求学生用朗读表现瀑布的美丽壮观,学生面有难色,没有朗读到位,教师播放瀑布倾泻而下的录像画面,配上课文的朗读录音,让学生伴着优美动听的

2、音乐自读课文,经过练习,学生朗读信心增强了,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2.能力目标: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  3.情感目标: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三、说学情  已有知识和经验: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对家园不可割舍的感情;高一学生,文字理解与表达能力已达到一定的高度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

3、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落,以此进行对比,引导学生质疑,比如说:父亲的看法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并通过再读父亲的话,使学生认识到花生最可贵的特点,那就是——朴实无华、默默无闻。随后,我让学生分组探讨,领悟父亲接下来说的话。再抓住关键词“只”、“体面”、“……要……不要……”理解“我”的话——“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的含义,明白做人的道理。  学习方法和技巧:注重情感

4、的体验与品味,注意对语言的咀嚼体味  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   四、说教材内容  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苏教版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中的第一篇课文  文本特点:作者用纯净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对故乡北平深切的爱  课时安排:2课时   五、说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品味文本语言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难点:理解散文的主要特征,学习作者从平凡小事入手抒写自我感受的写法。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

5、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  根据我班学生情况以及本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六、说教学方法  教法:点拨法;探究法;讨论法  学法:主动学习;自觉探究;协作、交流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故乡是一杯陈酿,离它越久,香味越浓;故乡是一首歌曲,

6、它的音符和歌词烙在游子的心头。故乡存留了我们生命的根,是我们情感的归宿。因此,古往今来,人们从未间断过表达对故乡的恒久记忆与牵挂,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思念故乡的散文——《想北平》(师板书课题)。  这种导入方法可以引导学生快速入境,身临其境地那股浓浓的眷恋之情,激起情感共鸣,引发学习兴趣。这是感悟散文意境的第一步。  二整体感知课文  1、问:谁想北平?(导入了解作者)  (1)学生介绍老舍相关知识  (2)师指明识记重点:小语种自主招生的对象主要是外语教学质量较高的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生被录取后,不得再报考其他高校,新

7、生入学后也不得转入其他专业。今年,共有19所高校部分外国语专业可单独招生,这些单招的试点院校将按有关规定自行组织命题和单独考试,在全国统考前提前录取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1951年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问:作者想北平想到什么程度?(导入赏读文章最后一句,初步感知作者感情)  3、问:作者为何如此想念北平?(导入探究文本)  这样就完成了教学目标中把握大意与初步

8、感知作者感情。而且文章的层次也已经明确无疑。   三欣赏•探究•交流  (一)探究问题:作者为何想北平想到要落泪的程度?  1、学生活动:  (1)阅读课文,  (2)找出文中表现出的理由  (3)跳出课本,探寻理由  (4)交流、讨论思考所得  2、参考提示:  (1)不在北平。(引导简单了解作者当时情况)  学生可能会体会出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