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

ID:23059537

大小:68.01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3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_第1页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_第2页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_第3页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_第4页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端头支护设计》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工作面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周边关系及开采情况D12021工作面系D12上山煤柱回收面,井下位于D12轨道(皮带)上山西翼,将D12皮带上山作为D12021下巷。回采时将过8条老巷。分别是D12063下巷、D12061下巷、D12062下巷、D12062上巷、D12061上巷、D12063上巷、D12042下巷和D12041下巷。北邻2-3煤露头线。第二节、地形地貌D12021工作面井上位于位于杨村矿东西风井的缓坡地带,地表为耕地,无居民区,没有需要保护的建筑物。工作面回采后会对地表造成一

2、定影响,尤其是放顶煤回采工艺,一次性采全高,会引起地表的塌陷。随着D12021工作面的回采,D12轨道上山将受到采动影响变形,D12皮带上山与轨道上山之间的煤柱将会被压酥,给煤层发火埋下隐患。第三节、工作面参数、开采技术条件及煤层赋存特征1、工作面参数工作面倾向长325m,走向长度130m,可采长度288m,工作面为矩形布置,切眼长度为130m。2、煤层顶底板情况(1)顶板:直接顶为4m的砂质泥岩;伪顶是一层厚约0.3~0.6m的碳质泥岩,工作面大部分顶板为采空区假顶。(2)底板:直接底板为黑色碳

3、质泥岩或砂质泥岩,厚度0.4~3.5m,松软,遇水膨胀;老底为细中粒砂岩,致密坚硬。3、煤层赋存情况走向15°~40°,倾向105°~130°,倾角9°~12°,工作面煤层为2~3煤,煤层呈单斜构造赋存,煤层厚度3.5~5.1m,平均厚度4.3m。第四节、储量情况本工作面预计工业储量26万吨,可采储量22万吨。附:工作面平面布置图及煤层柱状图第二章地质构造本工作面为回采煤柱工作面,煤层呈单倾斜构造,煤层厚度变化不大,北邻2-3煤露头线。第三章水文地质及水害评价本工作面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煤层顶板为

4、弱含水层,但靠近2-3煤露头线,受其影响,回采期间工作面部分地段会出现淋水,对回采造成一定影响,预计涌水量为5-8m3/h。第四章工作面巷道布置第一节顺槽、切眼、停采线等位置的确定及依据D12021工作面为D12上山煤柱回收面,上下巷布置过程中穿越多条老巷。上巷布置在D12081上巷内,方位318°30′,与D12061下巷停采位置留设5米煤隔子,上巷施工约275米时将过D12041采空区(应注意探放水工作)。下巷为D12皮带上山,回采过程中需对D12皮带上山进行溜杆剁底。第二节巷道断面形状、几何

5、参数及支护形式(1)、D12021上巷断面形状为梯形断面,采用锚网+工字钢支架支护,D12021上巷为梁长3.6m、腿长2.8m工字钢支架;上巷所用顶、帮锚杆均为Φ=22mm、L=2.2m的等强锚杆,托盘规格为150×150×10(厚)mm,螺母为等强锚杆专用螺母,网为钢塑复合网,顶部辅加W型钢带,顶锚杆5根,间、排距均为0.7m,两帮锚杆各4根,间、排距均为0.7m。(2)、D12021上巷顶、帮均采用钢塑复合网背设,网与网之间搭接不小于0.2m;巷道顶、帮工字钢棚上打拉杆紧固,巷道两帮拉杆打设

6、在梁口下1.5m处;顶部拉杆在巷道中心线两侧一米处各打一个,拉杆打设呈一条直线,每架好一棚及时打设。(3)、所套工字钢棚每两棚间打撑木四根,上、下各两根,撑木规格:40×40mm的方木,上撑木撑在梁口处;下撑木紧贴底板撑在棚腿上,并打紧打牢排成一条直线。第五章采煤方法及工作面装备一、回采工序:本工作面沿走向布置,采用倾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法回采,回采工艺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工艺。选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回采工艺过程:割煤→移架→返空刀→推前溜→拉后溜→割煤→移架→返空刀→推前溜→放顶煤→拉后溜。放煤方

7、法:采用二刀一放,由下至上隔一架一放、顺序多轮的放煤工艺。1、割煤(1)、采煤机滚筒采用“前顶后底”式布置。(2)、MG200/490-W型采煤机工作方式:a、进刀方式:采用端部斜切进刀方式,即采煤机在上端头15—20米处斜切进刀,留三角煤,下行重刀割煤,上行跑空刀装煤,到机尾割掉三角煤。附斜切进刀示意图。b、割煤方式:采用单向割煤方式,下行重刀割煤,上行跑空刀,机组往返一来回割一刀煤。2、移架a、采煤机割煤后,将前探梁、护帮板及时伸出,支护新暴露的顶板和煤壁;采煤机上行清煤时收回护帮板、前探梁,

8、移架滞后采煤机后滚筒3~5m,由下向上依次顺序半卸载带压擦顶移架(视现场情况可分段移架),移架步距为0.6m,禁止将支架推移千斤顶0.7m行程一次拉完。b、移架做到快(移架速度快)、够(推移步距够)、正(操作正确无误)、匀(平衡操作)、平(推溜移架确保三直两平)、紧(及时支护,紧跟采煤机)、净(及时清除架前架内浮煤矸)。c、移架时一定要控制降架高度不超过相邻支架侧护板高度的1/3,降架时后立柱下降量要比前柱稍多,使支架顶梁微仰,以免前架顶煤垮落。d、若顶板破碎,支架梁端漏顶,高度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