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

ID:2307080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3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_第1页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_第2页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_第3页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_第4页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苏卓勋(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新疆温泉833500)收稿日期:2015—06—16摘要: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能够大力解决劳动力日益紧张的矛盾,可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劳动力紧缺和减轻职工劳动强度,是今后马铃薯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方向,也是广大职工和加工企业的迫切需求。本文从播前准备、播种关键技术及机械收获等方面对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进行总结,以供广大种植户进行参考。.jyqk以上,平均3年深松1次。耕深、耕宽均匀一致,不重耕、不漏耕,地头、地边处理整齐一致,冬前

2、平整好土地,以保持土壤水分。1.2施足底肥有条件的地方测量土壤肥力情况后再确定施肥量,无条件的地方可根据实践经验施肥。有机肥施用量3000kg/667m2以上,产量指标在2000kg/667m2以上时,需施用尿素10~15kg/667m2,磷酸二铵5kg/667m2(或过磷酸钙10kg/667m2),硫酸钾10~15 kg/667m2,还可以加硫酸锌1~2kg/667m2。氮肥施用量的70%与磷、钾肥混合作底肥,30%的氮作追肥。1.3选择优良品种                   种薯选择原则是:根据当地气候、土壤

3、等自然条件及种植方式、市场需求、产品用途等因素确定。八十八团选用的品种有陇薯3号、青薯2号、庄薯3号以及菜用品种紫花白等,所选品种具备优良的经济性状、农艺性状和较强的抗逆力和抗病力。种薯应无感染病虫害、没有严重机械损伤和腐烂,不过分萌芽。应该是代数清楚、级数较低的脱毒种薯。按农艺要求和适当时机,做好困种、晒种和催芽处理。芽块应大小一致、切忌大小不一,每个芽块一般需有2个以上芽眼,单个重量以40~50g为宜,不要有长条和扁状芽块,播前芽块需进行药剂拌种,浸种农药可采用70%的安泰生可湿性粉剂兑成药液,或采用银发力25mL

4、+高巧30mL兑水3L处理200kg种薯喷雾,以防病虫害。1.4检查播种机拖拉机与播种机应正确挂接,固定好水平、纵向和横向位置的调整拴,固件应连接牢固,传达件应转动灵活,润滑良好。按要求调整好播种深度、排种链的紧度、株距、行距(大拖配套三行或双行播种机)覆土深度、化肥施用量。2机械播种用种量220~230kg/667m2,八十八团马铃薯播期在4月20日左右,即4月中下旬为最佳播期,播种因品种、气候、墒情而定。合理密植:肥地宜稀,瘦地宜密,早熟品种宜密,晚熟品种宜稀。播种深度10~12cm;覆土厚度从芽块算起15cm;株

5、距20~25cm,行距以65~67cm为宜。行距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马铃薯的生长,行距过大,水不宜浇透;行距过小,不利于管理,不利于块茎膨大,也不利于机械作业。利用马铃薯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等多项作业。其特点是排种较均匀,株、行距、播深一致,覆土一致,出苗整齐,省种、省时、省力。与人工作业相比,可提高工效15~20倍,可降低生产费用100元/667m2以上,利于大面积作业。八十八团选用了2种播种机械,一种机型为八十六团修造厂生产的2BM-3型,整机重量300kg,作业行数3行,工作幅宽210cm,作业效

6、率0.33hm2/h,配套动力29.4k+25cm,平均行距是58cm,株距在25cm,深度在10~15cm。3机械中耕培土利用马铃薯中耕培土机一次完成中耕除草、松土、培土三项作业,从而达到消除杂草、疏松土壤、蓄水保墒,破除土壤硬结和增加土壤透气性的目的,为作物的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中耕培土是马铃薯生长期关键性的一项田间作业。机械化种植马铃薯行距大,经中耕培土后形成宽30~40cm,高20~25cm的垄台,松土深,培土量大,人畜力很难完成,使用中耕培土机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一次可以完成松土除草、培土等作业,使用方便

7、,作业质量好[1]。一般作业2次,第1次在出齐苗后,苗高10cm时进行,可结合追肥、除草同时进行;第2次在苗高15~20cm时进行,每次培土5cm左右。中耕培土时,须注意调整好犁铲和犁铧高度、深度和宽度,以保证培土严实,不切苗。4机械收获常用的收获机具是与拖拉机配套的单行或双行马铃薯收获机,一次性作业可完成挖掘、振动、分离、铺放等作业工序。使用机械收获马铃薯,工作效率高,大幅度缩短收获期,可以防止早期冻害,减少损失,还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4.1收前割秧收获前10 d左右先机械割秧或药剂杀秧,使薯皮老化,减少收获时的破

8、损。4.2挖掘深度的调整机具与拖拉机挂接要正。作业速度按3~4km/h,挖掘深度20cm为宜。过浅易伤薯块,起不干净,入土过深,增加拖拉机的作业负荷,薯土不易分离,或被埋在土中丢失。4.3其它调整根据土壤的质地和含水量,调整好分离筛链条震动幅度,以保证筛土干净。4.4合理配备随收获作业的拾薯人员大拖拉机配套双行挖掘收获机,每天工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