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

ID:23075351

大小:10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3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_第1页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_第2页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_第3页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_第4页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议多视角解读《喧哗与骚动》  摘要:《喧哗与骚动》是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不朽之作,这部作品不仅仅为福克纳本人获得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做出巨大贡献,而且开启了一种“福克纳”式创作模式,启迪了同时代的许多久负盛名作家,而且持续对其后世,诸如加西亚马尔克斯、罗伯特沃伦、甚至首位华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这部作品的魅力之所以超越了时间、空间,是因为其无论在构思、叙事角度,还是语言风格、修辞手法上都具有颠覆性创新,而这诸多新元素绝不是昙花一现,无论是文学家,还是神学家,抑或是哲学家,再者心理学家,在一遍又一遍反复研读的过程中,都

2、越来越接近地触碰人性的本质。这样一部巨著的解读是多角度的,本文仅从其结构特色、宗教色彩、艺术表现力几个方面作以浅谈。  关键词:喧哗与骚动;结构特色;宗教色彩;艺术表现力  【中图分类号】G712  一、结构特色6  谈到作品的结构特点,初次阅读的读者都会感觉像置身于一个万花筒中--色彩斑斓到使人感到眩晕,毫无头绪。明明是同一件事情,为什么要分几次说,而且每次仿佛还略有出入。一个故事仿佛在不经意间被娓娓道来,它的轮廓、脉络并不清晰,如幻如虚,似乎很难参透情节的归宿何在。而恰在此时,关于另外一个故事新的脉络正在潜滋暗长中形成,两个故事的焦点趋于重合,但

3、又并完全重合,用若即若离来修饰它再合适也不过了。例如班吉的被阉割,凯蒂的风流事,昆丁的自杀,这些情节中的焦点刚刚被捕捉到,转而虚化以致消失。在福克纳的作品里面,时间的界定是不明确的,情节似乎发展到一定的节点上,就会重新洗牌,用常人眼光来看,这是多么诡异而荒谬。然而这正是福克纳对于时间的理解。他认为人的不幸在于他被禁锢在时间里(“一个人是他的不幸的总和。有一天,你会觉得不幸是会厌倦的,然而时间是你的不幸。”)所以他的作品里面充满对传统时间概念的否定、扭曲、混淆。他离经叛道的见解令人振聋发聩,他甚至认为,钟表滴答滴答的响声意味着绝对的死亡,只有时钟停下,

4、才真正意味着新生。  再者,福克纳的关于时间观点的另外一个重要特点是他不相信未来,因为他相信未来并不存在。例如,作品中出现的“还有,还有,还有。”像是一个深陷命运漩涡中的人在算一个永远没有结果的加法,面对一片片支离破碎的片段却永远也拼不出一个预期的场景,这些片段在反复出现、消失,再出现、消失,但其实只在原地徘徊。正如作品中的一幕,主人公抓起一块手表,表面朝下,在梳妆台上敲碎,然后把玻璃碎片扔进垃圾桶,揪掉表针,与此同时手表表的滴答声依然不绝于耳。一刹那间出现的事件好似宣布了此事件的结束,而一切迹象表明,它并没有任何结果,也没有彼事件的出现。这一近乎神

5、秘主义者的观点刺破半个多世纪,至今仍锋利无比。2010年好莱坞出品的梦幻题材电影《盗梦空间》中的那个神秘仿佛永不停止旋转的陀螺就是向福克纳致敬之作。6  演绎这种观点的有效手段就是把时间斩首,即时间失去了未来。人也失去了对于未来的选择,没有了自由,只能在福克纳式的时间发展轨迹里不断的重复,他们的未来实际上仅仅是对于过去的回忆。昆丁的自杀不是他自己基于未来的期待,当然,走向死亡之前,他也许会想到放弃自杀的念头,但无力回天,这是必然的,因为根本没有未来,美好的未来只存在于过去,所以,一切很简单,想去未来即回到过去,唯一的办法就是自杀。这似乎是用合理的逻辑

6、解释一个荒诞的假设。然而整个作品在从头至尾都使得读者有着被愚弄感的同时,这些合理的解释又使得读者渐渐看清万花筒中的片片碎花。  二、宗教色彩  福克纳是个基督教色彩很浓的人物,他笔下的《喧哗与骚动》也穿越了时空与《圣经》的四福音书遥相呼应。四个主人公从各自的视角讲述同一件事情,当然,初读者或许认为这是个巧合而已。但四段不同的讲述开始的时间起点分别是1928年4月7日、1910年6月2、1928年4月6日、1928年4月8日。其中1928年4月6日、7日、8日,在复活节的一周里:即基督受难日、复活节前夕和复活节;1910年6月2日是基督圣体节的第八天。

7、小说中明确出现的四个重要日期都与基督受难的四个重要时间节点吻合。显然,这不仅不是偶合之笔,而且给整个小说渲染的基督教氛围,完成了神化的过程。  《喧哗与骚动》中的人物也被圣经化。第一章的讲述者班吉是个只有三岁6儿童智商的成年人,他对于一切世俗的污秽免疫,因而纯真,后世很多文学评论家把他称作一面道德的镜子,他是人性最真的体现,以自身的牺牲昭示了善与恶(1999年上映的根据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影片《绿色奇迹》中的憨厚的黑人天使正是向班吉致敬)而这正是基督形象的化身。在班吉保护下的姐姐凯蒂,(最终没有逃脱沦落的下场,身上失去了树的芳香从而导致班吉大哭、

8、情绪剧烈的反应)正是夏娃的形象。班吉虽然是个傻子,但他一生只有一个坚强的信念,就是保护姐姐,阻止姐姐堕落,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