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

ID:23078332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_第1页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_第2页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_第3页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_第4页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糖心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姜德友刘春红白玉宾柳成刚刘征姚丽周雪明王冬张琳【摘要】目的比较糖尿病性心肌病大鼠和中药复方糖心康治疗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基因表达的差异,并用Evegreen实时荧光RT-PCR技术定量检测溶质载体家族4阴离子交换体成员(Slc4a1mRNA)在各组大鼠心肌组织的表达水平。方法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荧光定量RT-PCR的检测。结果糖尿病性心肌病模型组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下调,中药复方糖心康治疗组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上调。结论Slc4a1m

2、RNA在糖尿病状态下心肌组织也有表达,并且表达下调,而中药复方糖心康可使其上调,这也是中药复方糖心康对糖尿病性心肌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关键词】糖心康糖尿病心肌损伤溶质 载体家族4阴离子交换体成员糖尿病心肌损伤系糖尿病(DM)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其病变可以是原发的,也可继发于冠状动脉供血障碍,且心肌病变出现较早,主要表现为心肌舒张和收缩功能障碍,易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其确切的病理机制尚未彻底阐明,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而中医药在防治该病方面很有潜力,但因其病理机制复杂,其状态的描述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环节、多靶点的

3、作用机制,又是传统单因素研究理论与方法难以解决的,为此借助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利用目前国际学术界公认的Affymetrix公司生产的Rat2302.0基因芯片,寻找糖尿病心肌病相关基因,探讨糖尿病心肌病分子生物学机制,阐释中药复方糖心康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作用机理,对STZ诱导DM大鼠的心脏基因表达谱进行了研究,并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基因用Evegreen实时荧光RT-PCR技术检测其在大鼠心脏组织中的含量及表达水平。本文仅报告糖心康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肌组织基因Slc4a1mRNA表达的影响。1材料1.1试

4、剂和药品链脲佐菌素(STZ,CALBIOCHEM,USA);糖心康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制剂室制作;Rat2302.0基因芯片(AFFYMETRIX,USA)。1.2动物造模及分组icroarraySuitesoftily4,anionexchanger,member1,溶质载体家族4阴离子交换体成员1(又称带3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表达下调,糖心康治疗组表达上调。2.4.1RNA样品反转录使用TAKARA公司的RNAPCRkit反转录试剂盒,按照试剂盒提供的反应体系进行反转录反应。反转录体系10μl,30℃

5、反应10min,42℃反应30~50min,95℃加热5min,4℃反应5min中止。2.4.2结果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Slc4a1mRNA表达下调,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经糖心康治疗后大鼠心肌组织中Slc4a1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见表1。表1各组Slc4a1mRNA的表达水平比较3讨论本研究以《金匮要略》治疗消渴病理法及相关论述为指导,并结合临床经验,根据该病气阴两虚、血瘀错综复杂的病变性质,主张随病证宜多法联用,从而确定了益气养阴活血为该病的主要治法,研制中药复方

6、糖心康,由太子参、黄芪、麦冬、玉竹、枸杞、丹参、土鳖虫等药组成。诸药相合,补而不滞腻,通而不伤正,滋而不助湿,温而不伤阴,共奏益气养阴、通络化瘀之效。溶质载体家族4阴离子交换体成员1与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尤其是Slc4a1mRNA在调节能量代谢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对Slc4a1mRNA在呼吸衰竭、贫血中的作用机制研究比较多,而中药复方对糖尿病状态下Slc4a1mRNA调控研究未见专门报道。BE113640:solutecarrierfamily4,anionexchanger,memb

7、er1,溶质载体家族4阴离子交换体成员1(Slc4a1),又称带3蛋白,是一种红细胞嵌膜蛋白,占总蛋白的25%~35%,含有911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95kD,在红细胞、淋巴细胞、肾、肝、脑和心等组织细胞中均有表达[1],其基因家族成员所表达的C端(55kD)为跨膜区,结构呈高度相似,主要生理功能是转运阴离子HCO3-,Cl-,SO42-,HPO42-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介导HCO3-/Cl-交换,排HCO3-使细胞酸化,胞内的氨基酸、多元醇、甲胺类等都是通过具有阴离子通道特性的蛋白介导转移到胞外的。而N端(40kD)为胞浆

8、区,其氨基酸序列差异很大,有锚蛋白、带4.1蛋白、带4.2蛋白、糖酵解酶类、过氧化氢酶和血红蛋白的结合位点。带3蛋白以同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相似的方式结合血红蛋白。2,3-DPG是红细胞无氧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对Hb的亲和力比对HbO2的亲和力要大的多,能够降低血红蛋白对氧气的亲和力,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