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

ID:23080784

大小:106.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_第1页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_第2页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_第3页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_第4页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语文教学在职校课堂  【摘要】语文是一门艺术,在职校课堂上,语文教师可以更好地展示其艺术性的特点。虽然职校生一致被认为智商不如普高生,但是如果教师能切实做到因材施教,善于了解学生的兴趣,善于挖掘学生的长处,那么你的课堂将会展示语文独有的魅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职校学生以人为本课堂气氛重拾自信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43-02  语文课在许多工科类老师眼里是一门艺术,因为他们觉得语文是最有花头的一门课,因为语文可以制造太多的曲折变化,可以设下太多的想像空间,可以有挖掘太多的变幻和奥妙……可是,俗话说得好:说说容

2、易做做难啊!要真想在职校的课堂上一堂像样的语文课,还真得花点心思。  其实,职校的学生虽然成绩不好,可是他们的思维并不是呆滞的。相对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若能得到较好的锻炼,那么他们一样可以像普高生那样敏捷开放。职校的语文课堂,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控在的语文老师的手里,一堂好的语文课关键是看语文老师如何设计和教学。作为一名职校的语文老师,我也经常在思索这个问题,也经常在探索这个问题,在不断的地思索和探索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语文课堂的奥妙。也许算不得是“精华”,但我还是希望这些所谓的见解和经验能带给同行们一些喜悦的收成。6  一、注重教学前的设计,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我的意思是

3、要以大部分的学生为本。职校语文的课堂,不该是仅供老师唱唱独角戏,也不该只是供小部分学生的张扬,而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舞台。好的学生怕不被点到,差的学生怕被点到,但老师往往倾向放大部分的精力在差生上而使好学生失去了发言的机会。这样导致的恶果就是好学生有被忽视的感觉,而差生却永远不会了解你的良苦用心,反而觉得你在故意的刁难他而倍感反感。这样的课堂怎可能会成为精彩的课堂,这样的老师怎会是学生眼中的好老师,这样的课堂怎会造就好学生呢?所以,为了照顾到大部分学生的感觉,我们必须花主要的心血在课堂前的教学设计上。  其实在教学中,我们常会有这样的经历:有时由于额外工作的忙碌,我们的备课时间都被占用了

4、,无奈只能凭着多年的老经验和旧时的记忆,在课堂上恍恍惚惚、草草了事。经验虽然宝贵,我们也崇尚“空手道人”,可作为尚年轻的一代,毕竟还达不到那个程度。这样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确切地说,这样的老师不仅是不负责任的老师,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成为好老师。要成为好老师,我们首先要负责,负责的前提就是备好课,精心设计好我们的每一堂课。比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对于职校的学生来说,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全诗背诵,可是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不能达到要求的。为了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做到,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但是采用多谋体教学,这篇文章题材丰富,这样很容易导致学生的注意力被画面所吸引,这样的话

5、依然达不到本文教学的主要要求。所以,我们的课件制作时主要要配合背诵内容来进行,如“万山红遍”6图,“鹰击长空”图,“鱼翔浅底”图等,这样结合着“音、形、义”的课堂下来,语文底子薄弱或者不爱学的学生也能基本背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就避免了课文教学目标的“贫富差距”。又如在教学法国作家莫泊桑的《项链》时,我主要采用提问和讨论的形式进行。不管是提问还是讨论,我们都应该考虑到全班同学的接受和理解能力。比如我其中设计的一个提问是:“我们在充分地理解马蒂尔德的爱慕虚荣之后,我们是否也看到了马蒂尔德的可爱之处呢?”这样的问题其实不需要思索太深奥,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应该尝试着先叫成绩不太好的学生

6、回答,答案一样可以达到令人满意的要求。然后我再叫成绩好的一点的同学来作梳理性的回答或补充,这样既可以照顾到差生又让好学生有了展示的机会,可谓两全其美。除了设计提问以外,我觉得自己比较成功的设计还是在讨论题上,在这篇课文里,全文有两个值得讨论的地方,一是中间,二是结尾。组织讨论时,同学们都非常投入,举荐小组代表时,同学们也喜欢恶作剧地推举平时表现不太突出或者成绩不太好的同学代表发言,这不仅可以督促全体参与,而且也相信同学们确实是积极地参与了进去。这样的教学设计虽然也谈不上经常,但是在职校的课堂上,语文老师应该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同学们都能动起来。  二、注重课堂上气氛的调节

7、,我们不要僵化的课堂。  6不要僵化的课堂,就要营造融洽的气氛;要营造融洽的气氛,就要调动学生的配合;要调动学生的配合,就要激发学生的自信,阻止厌学情绪的蔓延。但职校总有老师认为职校学生基础知识差,理解能力差,让学生回答问题不仅浪费时间,打不定还会闹出什么笑话来,还不如自己亲自上阵,打理一切,所以很多时候学生自然或成孜孜不倦的沉睡者,或是勤勤恳恳的记录者。很难想像,这样一个欲动不敢、欲言不能的学生怎能树立起他的自信呢,怎能让他的思维跳跃起来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