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

ID:23081105

大小:10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_第1页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_第2页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_第3页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_第4页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公共课消极现象分析及改革策略研究  摘要:公共课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的高校公共课教育却遇到了诸多难题。本文针对高等学校公共课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消极现象进行了多方面的剖析,对其形成的原因分别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角度做出了相应分析,并分别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材内容、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改革策略。为有效改变这些消极的现象,从而提高公共课教学质量做出有益探索。  关键词:公共课;消极;教学效果;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2、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4-0060-03  公共课是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高校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面向全校学生,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集中学习而开设的课程。公共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的联系,但它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服务,是实现“通识教育”的关键,是为了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目前,我国所有普通高校都开设有多种不同门类的公共课程。公共课服务于大学生素质教育,是专业课的有益补充,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完善学生的综合知识结构

3、。公共课程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大高校公共课的科目比重、提高公共课的质量是必由之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国许多高校的公共课教育现状并不乐观,公共课正面临集体的“尴尬”和“冷场”7的局面。公共课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众多消极现状,学生甚至形成了纷杂的抵触心态,公共课成为学生心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校培养目标难以实现的尴尬局面。有关专家表示,如果无视现在公共课存在的诸多弊端,最终伤害的是大学教育本身。因此,对于公共课教学的反思势在必行。  一、高校公共课消极现状分析 

4、 1.教师的因素。对于公共课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分析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在高校连续几年扩招的背景下,使得公共课任课教师的工作量增大。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教师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①在传统的公共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教与学”的二元结构。虽然我们始终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但是教师“一言堂”的现状却不容忽视。我们能看到的是:踏着上课铃声进入教室的平静的老师和无奈的学生,以及踏着下课铃声离开教室的平淡的老师和迫不及待的学生。其间不乏一些老师为了赶课时进度在课堂上很少和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或因为许多

5、学校公共课是大班集体授课的状态,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老师根本不可能和学生之间有太多的沟通交流的机会。更有甚者,经过一个学期的公共课程的学习,师生仍然形同陌路。②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任何技术的实现都要由教师应用到课堂。教师如果不梳理观念,与时俱进,那么落后的教学观念可能成为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主要障碍。在有些教师看来,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就是贯彻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就是采用了新颖的教学方式,实际上不然。如果仅仅将电子屏幕代替黑板,用大量文字充斥自己的课件,那么所谓的多媒体教学也就停留在概念上,学生无法进行深度的学

6、习体验。③7考查方式的单一化。目前,公共课程的考察方式大多停留在考试和写课程论文两种形式上,间接造成学生对于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他们认为不去上课也可以通过抄同学笔记和上网下载资料的方式获得高分,从而忽视了自主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性。  2.学生的因素。当然,不可否认学生在公共课堂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①功利性思想导致学生对公共课认识上的误区。有部分学生认为公共课不是专业课,对于将来的工作用途不大,学习公共课就是简单的完成任务;许多学生在上公共课前,先打探“情报”,例如哪个老师评分松,那个老师好说话等;选择

7、课程时往往首要考虑的不是专业和兴趣,也不是老师的学术水平,而是只求取得高分数,拿到高学分。如此一来,很多大学生带有功利性地选了一些课程,却因为“不感兴趣”或不适应授课老师的教学方式而敷衍了事,更有甚者频频逃课。②一部分学生关心的是考试能否通过,补考的通过率的高低。于是就出现了只要考试通过就万事大吉的现象。有的学生则是以争学分为目的,拼命地选修、拼命地背、拼命地考试,“拼命三郎”式学习,简直成了一台考试机器。这种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或仅是拿学分的现象,完全违背了学校设置课程的初衷,培养人才的目标也自然难

8、以实现。③也有部分学生对“学习”有一定的正确认识,愿意多学一些知识,不旷课,课堂内外所有的一切都由教师来决定,完全按教师的要求做。被动、机械、盲从为其主要特点,没有积极性与主动性可言,上课是“带着耳朵听”,却没有“带着脑子想”。这种学生虽服从教师的要求,能大致完成学习任务,但太缺乏主体性的发挥,课堂气氛沉闷,整个过程依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④7学生对于当前信息化时代学习方式的不适应。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人类的学习方式正经历着一场历史性的巨大变革。面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