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波微茫信难求

烟波微茫信难求

ID:23084531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烟波微茫信难求_第1页
烟波微茫信难求_第2页
烟波微茫信难求_第3页
烟波微茫信难求_第4页
烟波微茫信难求_第5页
资源描述:

《烟波微茫信难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烟波微茫信难求  与樊骏先生最后一次见面,是2010年10月22日晚上。那是在北大未名湖畔的博雅国际会议中心,中文系百周年系庆前夜的一次嘉宾聚餐会上。樊骏兄由福春陪同特别前来与会。当时我看他的心情、身体和气色均尚好,颇为释念。刚一见面,他马上将庆贺他生日那天在文研所小聚时,我们俩人站在餐桌旁的一枚合照,送给我留念。我早已忘记此事了,他竟如此认真记得,还特别将照片放大了,当时我是很感动的。没有想到,不到三个月后,他就永远地离开了。这张照片成了一份永远的纪念。  樊骏先生长我几岁,算是同辈中的学长。1955年夏天,我入北大中文系读书的时候,他已经于前两年

2、毕业了,且在那时北大哲学楼里的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里工作,不曾任课,也未有过往来。此后文学所搬至城里,离得更远了。1960年夏天,我毕业留校做研究生,不久后被临时抽调出来,参与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编写工作,住的地点在北大十三公寓。那时候,樊骏参加唐?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工作,住在颐和园北的中央党校里面。在党校里的一次新年聚会上,经我的导师王瑶先生的介绍,我们才开始熟识起来。与樊骏先生的更多接触和学术往来,还是在粉碎“四人帮”、新时期开始,我参与现代文学各项学术活动多起来之后的事了。5  樊骏的文章,我是早已拜读过的。经过近30年来的许多交

3、往、接触,特别是读他那些呕心沥血写出的研究文字,听他在一些学术会议上所作的或长或短的发言,看他为现代文学研究学术事业发展所做的那些鞠躬尽瘁的付出,我才对他这个人有了更深一些的了解和认识。  按照我自己的印象,我敢说,在我们这一辈,乃至下一辈的同行学人中,像樊骏这样刻苦勤奋而严于自守的人,这样全身心倾情学术而品格高尚的人,这样一生毫不追求索取而默默无私奉献的人,这样心地透明关怀同志而毫不自私利己的人,几乎是再也不可能找到了。樊骏离世的时候,刘福春从樊骏刚刚停止呼吸的病房里走出来,用电话告诉我这一不幸消息。在电话里,我对他随便谈了自己对于樊骏这种人格与精

4、神的认识,福春便告诉我说:“在文学所里,恐怕他是唯一一个一辈子没有从公家领取过一张稿纸、一支笔等文具用品的人了!”当时听了这些话之后,以及现在写到这里的时候,我的两眼都禁不住流下感动的泪水。  樊骏的学术文集出版的时候,我因身体不好,未能前往与会祝贺。摩挲那些并非以量取胜而却仍让人感到异常厚重的文字,我看到了我素所尊敬的樊骏先生拥有的那种极为严谨而近于苛刻的勤恳耕耘的学术光芒。他为一种思考,一种新见,一种论辩的阐说,常常苦苦思索,句句推敲,倘若自己未尽满意,决不肯轻易出手,总是竭尽力量去追求一种学术观点传达的完美和极致。1999年2月,在王府井的一个

5、饭店里,召开了纪念老舍先生诞辰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发言、讨论、参观老舍故居等项目,都已经结束。我因有事,和日本友人伊藤敬一等几位先生,都要告别离会,这时候却听到通知说,国内与会的代表们都要继续留下来,下午听樊骏先生作题为《谈老舍的“俗”5》的长篇学术报告。后来听关纪新告诉我,因为樊骏精心思考的这一研究成果,报告需用两个小时。会上不好安排,也不便让国外代表都必须聆听,所以他自己才要求这样做的。最近,我问关纪新:“这篇重要文章,收在樊骏先生的集子里没有?”他说:“没有。”理由是,因为樊骏自己对文章一直不甚满意,总想再进行修改,直到他离开人世了,也

6、没有完成这项未竟之事。这就是樊骏!这就是我心中樊骏的为学!这就是樊骏那种几乎不可企及的“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为此我总想,在当今学人中间,这样的精神,真的几乎已经是“烟波微茫信难求”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文学研究的学术年会、理事会、专题研讨会这样一类大型学术活动很多。王瑶先生作为现代文学学会的会长,几乎每一次都必须亲临会议,作长篇总结性学术报告或发言。王先生那时已近年迈,写作精力不济。这些大块文章,有时就需晚辈代笔起草。我自己在王瑶先生家里,就不只见过一次,樊骏和卓如等学兄前来与王瑶先生晤面,讨论提纲或已经起草好的发言稿之事。这些大块文

7、章,从未署上樊骏等人的名字。从上世纪60年代起,至80年代,唐?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和另出的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简史》,诸如组织事务、文字修订、出版联系等事,多由樊骏和家炎兄两位来承担。这些无名的写作和校对出版5事务,不知耗去了他多少本属于自己进行研究写作的宝贵精力和时间。自80年代以来,他与刘福春合作,每年都要阅读已出版的几乎全部的现代文学研究成果,撰写出一篇当年的现代文学学术研究长篇述评,发表带有引导性的意见和坚实中肯的批评。此中所耗费的精力,真是难以想象。为了推进学科发展,他牺牲了很多自己撰写著述的时间。他的一切努力,考虑的都是现代文学学

8、科的建设和队伍的培养。一次,成都举办现代文学研究学会的年会。我自该会成立以来,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活动,这次也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