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

ID:23084890

大小:109.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_第1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_第2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_第3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_第4页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之“活”精神    【摘要】“活”精神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精髓。这一思想不仅体现生活教育的概念,而且具体体现在生活教育理论的各个部分中。这种“活”的精神对当今时代的教育重要启示如下:人是活的人,教育要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生命力。教育是活的教育,教育要以人需要的满足和能力的发展为着眼点。  【关键词】陶行知活的教育生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5-0016-02  “活”的含义在活的教育中丰富多彩。生活教育,强调一个活字,生活教育的特征就是一个活字。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主要是生活即教育、社

2、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什么是生活?陶行知回答说:“有生命的东西,在一个环境里生生不已的就是生活。譬如一粒种子一样,它能在不见不闻的地方而发芽开花。”[1]活的教育的完成需要活的教师、活的学生、活的教育材料。活的教育,是生活教育的最深层意义。“活”是生活教育的核心,一个“活”字,诠释了生活教育的根本特征。  一、生活教育是“活的教育”  8陶行知先生把教育分为三种类型:死的教育、不死不活的教育和活的教育。他明确提出要去掉死的教育,使不死不活的教育活过来,让活的教育更活。总之,活的教育,“好像在春光之下,受了滋养料似的,也就能一天进步似一天。换言之,就是一天新似一天。”[

3、2]活的教育,以“活”为中心,就是培养人生命力生生不息的教育。另外,活的教育,按陶行知先生对晓庄学校校旗的解释:“活字代表所要培养之生活力。”[3]因此,活的教育另一层意思就是培养学生生活力的教育。从总体来看,活的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生命力、使学生的生活生生不息的教育。学生生生不息是其生命力的体现,是“活”展现。  生活教育就是针对忽视人的生活的传统教育,力求人的生命生生不息的教育。生活,就是生命的一种生生不息状态。人不仅仅要生,更重要的是要“活”,要生生不息。因此,生活教育理论的本质就是以“活”的精神为指导,并追求这种“活”精神的教育理论。  二、生活教育哲学观中的“活

4、”精神  生活教育理论的哲学观是“行是知之始”。陶行知由于信奉王阳明的知行观而改名陶知行,后因为受到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而改名为行知,表明他哲学观点的根本转变。他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通过对《墨辩》中提出的亲知、闻知、说知三种知识的区别强调亲知即亲身得来的,即从行中得来的知识的重要性。他说:“亲知是了解闻知的必要条件,说知也安跟在亲知里面……闻知、说知都是安根在亲知里面,便可见,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4]行就是做,就是对直接经验的强调。然而,做不仅仅是行动意义上的做,必须明白,“做”就是在劳力上劳心。陶行知认为,“教学做合一”方法论的关键在于“做”,而

5、对于“做”,不能只理解为行动意义上的做,还可以是思想意义上的做,即劳心。“8陶行知所谓的‘做’应当是在劳力上劳心,是行动与思想的融合,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实践活动在不同方面的质的表现。”[5]活的教育是手脑并用的教育,他说:“中国有两种病。一种是‘软手软脚病,一种是笨头笨脑病。害软手软脚病的人,便是读书人,他的头脑一定靠不住,是呆头呆脑的。而一般工人农民都是害的笨头笨脑病,所以都是粗手粗脚。一个人要有贡献于社会,一定要手与脑缔结大联盟。”[6]劳心上劳力的哲学思想可以更深刻地体现在他的一首诗里:“人身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都吃不饱。手脑

6、都会用,方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7]劳心上劳力的哲学观,体现的是人的劳力和劳心的有机整合,体现的是行或做的整体性,行或做本身内涵的丰富性和组成部分的不可分割性。劳心上劳力的观点可以说是活的体现。首先,劳心上劳力的思想的来源于对活的人的强调。行知先生强调生活教育的出发点在于把活的人培养成活的人才。活的人有需要有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动脑的能力,还有动手动脚的能力,即这种活的人就是具有劳心和劳力的人。作为活的人,他们的劳心和劳力的需要必须得到满足,他们劳心和劳力的能力必须得到发展。行是知之始的哲学观中的行,是劳力和劳心的结合,劳心基础上的劳力,体现了活人的做中的劳力与劳心

7、的共同存在,不可偏废一方,这是活的又一含义。  三、“活教育”实现条件中体现的“活”精神  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是哪样得生活,就是哪样得教育。”8[8]生活教育是活的教育。因为生活本身是不断变化的,文明是不断发展的,所以教育就要与时俱进,这就是活的教育的特征,“活”反映了生活教育本身的需求。生活教育以活为其特征,因此活的教育的各个成分都离不开“活”字。它需要活的教师、活的学生、活的方法、活的教育材料,总之,活的教育中的一切都是“活”的。  (一)“活的人”体现的活精神  教育即生命。教育指向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