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ID:23088552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_第1页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_第2页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_第3页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_第4页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_第5页
资源描述:

《巧用媒体资源 优化科学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巧用媒体资源优化科学课堂教学  摘要:媒体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深入到每一节科学课堂,老师们已经习惯于将信息技术和科学课程有机整合,因为这样做能优化科学课堂的情境教学,优化科学课堂的知识学习,优化科学课堂的实验探究,优化科学课堂的师生合作。  关键词:媒体资源;优化;情境教学;知识学习;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95-001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已经被所有的老师所认可,我们科学老师尤其感觉她的重要性,因为,几乎每一节科学课都要用到媒体资源。40分钟的科学课堂,老师

2、们已经习惯于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有机整合,这样不仅能节省知识讲解的时间,而且能做到短时高效地观察、发现,有利于学生发现实验现象,形成正确的结论。  一、巧用媒体资源,优化科学课堂的情境教学  去年的10月9日10日两天,在镇江市实验学校举行了镇江市科学教师基本功竞赛活动,我作为评委全程参加了这次活动。其中有一个内容是:根据抽签决定的课题上一个25分钟的科学课。这对于科学老师是一个不小的挑战,首先老师要能根据本节课的目标选择内容,突出重点,探究什么?怎样探究?课堂上突出的亮点是什么?  所有的老师都用了媒体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其中的一位老师可

3、谓“5别有用心”,设计非常巧妙。教学内容《地球的形状》,这节课已经是下午的第三节课了,学生上了一天的课,快到放学时间了,还有积极性吗?前面上的绝大多数老师是通过故事引入,无外乎“天圆地方学说”,“浑天说”等古代人对地球的了解等等。而这位老师在一上课就让学生讨论自己学校平面图形的形状,学生有说长方形的,圆形的,三角形的不等。老师没有急于告知学生答案,而是将该校的平面图展现给学生,这是老师事先在网络上收集到的资源。图像非常清晰,形状一目了然,学生看到的是自己学校的形状,立即对本节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二、巧用媒体资源,优化科学课堂的知识学习

4、  老师在教学中有意带领学生浏览了“小学科学网”、“做中学”等几个比较受学生欢迎的网站,让不同程度的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想要了解的资料,避免了老师强迫学生接受知识的现象。对于那些原本知识储备就比较丰富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充实更高层的知识,而对于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学生而言,他们可以了解最基本的知识。老师在课堂上既是一个引导者、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一个活动者,和学生一起把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拿来为教学所用。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也养成了遇到问题自己动脑筋、想办法,尝试着先自己解决的好习惯。5  六年级的科学教材中第二个单元是《我们的地球》。老师为了激发学

5、生的学习兴趣,事先从教学资源中下载了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地表形态、地球内部的构造图,火山喷发的影像资料等,帮助学生多方位地了解地球。并在此基础上制作一个有山有水的地表模型。信息手段的有效运用,使学生产生了想了解更多有关地球知识的欲望,他们从网络资源中了解到: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地震之前有怎样的预兆,怎样有效避免带来的灾害等等。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的探究欲望被激发,在课堂上掀起了一个交流、讨论的高潮。老师及时组织了一个实验“暗盒里有什么”,帮助学生建立猜想、推理、论证的科学思想。  三、巧用媒体资源,优化科学课堂的实验探究  我们都知道,科学讲

6、究的是实验的严密性,是数据的准确性。但是有的时候受到各种客观、主观因素的影响,实验的效果并不明显,不足以说明问题,老师们也常常为此苦恼。在教学过程中巧用媒体资源,则可以有效地避免这样的现象,缩短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效果一目了然。  五年级科学教材《简单电路》一课中,要让学生认识怎样的电路是联通电路,难点是画简单电路图。学生平时不怎么接触这方面的知识,对电路也不了解,教学这部分内容有难度。集体备课时有老师提出了运用电子白板辅助教学,将可能的连接方法事先做好,存放在课件包中,学生在白板上连接简单电路图。如果方法是正确的,小灯泡就

7、亮了,说明电路是联通的,反之则出现了短路现象,小灯泡就不亮。学生直观感受到要想小灯泡亮,必须让导线的一端连接着电池的正极,一端连接着负极,形成联通电路才行,这样的教学效果明显,学生的电路图也不成问题了。  四、巧用媒体资源,优化科学课堂的师生合作  如果能巧妙运用媒体资源,老师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实验现象,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5  在教学《火山与地震》一课时,老师一开始就以一段火山喷发的录像展示给学生,引入火山形成的原因。学生被火山喷发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注意力集中,主观上愿意探究。如果换作是老师的一段文字式的讲解,肯定不如直观的影像资料的效果

8、好。  其次,信息技术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指导学生的学习。在整个《火山与地震》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在学生收集资料、汇报交流的基础上,以课件形式展示了地壳内部的构造、运动以及最终形成火山喷发的原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