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

ID:23089285

大小:104.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04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_第1页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_第2页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_第3页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忏庵诗中语言的修辞美  【摘要】胡先?先生所著的《忏庵诗》集不仅充分汲取了我国古代诗歌韵律的精髓,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充分表现出诗歌的美感和情韵。他虽然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在植物学界成绩斐然,著有论著十余部,尤其是发现了有“活化石”之称的水杉,但他在教育界和文学界也同时造诣颇深。作为诗人,他是中国传统诗词的捍卫者,这部《忏庵诗》就是他的代表作。该诗集所著诗歌以律诗为主,其诗歌的修辞手法,主要从诗歌中押韵的运用、词语的选择、结构的安排等方面来分析,向读者展现诗歌中语言的声音美、意义美、均衡美及联系美等特点。  【关键词】忏

2、庵诗;修辞;声音美;意义美;均衡美;联系美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4  语言的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节奏的匀称感和音韵的和谐感。修辞是使语言产生美感的手段,具体说来主要是通过对语音的协调、词语的选用、句子的调整来实现。常常有人会认为修辞是文人摆弄的语言技巧,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遥远,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修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是很平易近人的,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语言,为了使我们的交流更顺畅,就会对词语的使用作出选择,对句式的安排作出思考,这就是修辞,只是我们很少会意识到而已。而诗歌中的修辞技巧的运用,由于是诗人仔

3、细推敲,深入思考的结果,产生的语言魅力也是不可小觑的,因此我们往往会作为典范来加以研究,而胡先?先生的诗歌正是这方面的代表。  一、植物分类学家中的诗歌奇才  纵观古今诗人墨客,从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到清代的曹雪芹、蒲松龄再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启超、严复等,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大家。但说起《忏庵诗》集及其它的作者胡先?先生,身为文科出身的我,却是如同陌路,相见时难别亦难。问起原因,我就不得不拜服于胡先?先生的聪明才学。胡先?,字步曾,号忏庵,他专精生物学,海内外推为巨擎,而尤工于诗,但由于他在科学方面的成就太突出,世人关注的焦点都

4、在于此,也就掩盖了他在文学方面的光辉。他擅长作传统诗,他的诗歌对仗工整,韵律感强,充分体现了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特征;同时又有科学的内容,充分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钱钟书先生在1960年对《忏庵诗稿》所作序跋中曾说:“挽弓力大,琢玉功深。登临游览之什,发山水之清音,寄风云之壮志,尤擅一集胜场。”可见他的诗歌造诣之深厚,在当时的文人儒士中就被颇为推崇。  二、诗歌中的修辞  爱默生曾说:“语言是历史的档案,语言是诗歌的化石”。而我认为修辞是使语言成为诗歌化石的凝固剂。所谓修辞,《现代汉语词典》中曾定义:它是通过修饰文字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

5、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一种手段。而我认为它是使我们能够最有效地运用语言,来充分美妙地发挥作者情意的一种技术。修辞在诗词中的运用最为广泛,由于中国人在心理上追求一种和谐的对称美,体现在语言运用上就表现为押韵、对偶等技巧,这就使得中国传统诗歌具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4的音乐美。但诗歌中的语言美不仅仅是体现在修辞格上,它也体现在语言的风格和意境上。胡先?先生的《忏庵诗》集中的诗歌正是集语言美的特点于一身,读起来具有使人赏心悦目,身临其境的享受。著名诗人陈三立曾评价胡诗曰:“摆落浮俗,往往能骋才思于古今人清深之境。”,“意理气格

6、俱胜”。如他的《远近》  这首诗歌:远近田家叱犊声,纤云不动午风轻。楝花落尽流莺老,消得江城十日晴。平仄交错和谐: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句尾以轻和晴互为押韵字。通过对叱犊声、纤云、楝花、流莺等景物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田园秋高气爽,怡然自得的情境。  三、声音美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无处不在。而声音则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使人类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没有声音我们的世界将变得单调枯燥、死气沉沉;而有了声音我们的世界就丰富多彩、充满活力。不管是模拟声音的象声词,如:“轰隆、淅沥、哗

7、啦、咕嘟、嘎嘎。”;还是双声叠韵的连绵词,如:烂漫、窈窕、弥漫、玲珑、澎湃,它们都是声音美在语言中的体现。正如胡先?先生的诗句:“世事久隔绝,邮传亦不存。”;“墟落夕照中,炊烟其轩轩。”;“斜风细雨常山道,黄叶萧萧满眼秋。”中的双声词“世事”和叠音词“轩轩”和“萧萧”的运用,能够充分使人感受到事物的生动性和内在的旋律,给人仿佛身临其境的美感。4  语言的声音美,还体现在音节的搭配上。古人多使用单音节词,意思集中,风格凝练,特别是它们在诗歌中的运用,由于每一个词、每一个音节都经过反复斟酌推敲,体现了最微妙的语音价值,且意味无穷。如胡先?先

8、生的诗句:“秋宵悬满月,依栏饱风露。”中单音节动词“悬”和“饱”的运用,形象鲜明地体现了景物的特点,“满月”和“风露”双音节词的对应,给人一种和谐对称的音乐美。  读胡先?先生的诗歌,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他诗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