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

ID:23102245

大小:62.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04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1页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2页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3页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4页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研宄摘要:高一学年是初中和高中承前启后的一年。由于初高中的教材不同、英语的学习方式不同、试题的设置分布也不一样,所以,要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从正确规范朗读、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和创设情景几个方面进行研宄,探析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帮助学生轻松地掌握高中英语的学习方法。关键词:英语;衔接;语音;词汇;语法;阅读;写作;创设情景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77-02高一学年是初中和高中承前启后的一年。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做好两者的自然过渡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两者如果过渡好了,不仅有利于

2、开展以后的英语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反之,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好英语的信心。所以,高一时开始几节初高中衔接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一、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的原因(1)初高中的教材不同。初中的英语教材相对容易,并且都是以日常生活为主,跟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很容易就能牢记于心。并且考试主要以基础知识为主,体现能力的完形填空和阅读较少,即使出现也是相对较容易的题材。而高中英语则灵活多变,举一反三,基本很少考到相同的题目或者不用太动脑筋的题目,通常是要转一到两个弯的题,有时候刚学到一个规则,却在特殊例题中把这个规则打破得无影无踪,很容易让初学者摸不着

3、头脑。(1)英语的学习方式不同。初中英语课程相对较容易,所以死记硬背就能满足大部分学生的需求。而到了高中,由于题目经常灵活多变,显然死记硬背已经落伍,想得高分的背后就需要多动脑筋,多阅读,多说,多做。同时要求在灵活多变的题目后面寻找所谓的规律,培养自己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技巧。(2)试题的设置分布不一样。初中的试题以基础为主,有单词、单选、根据句式提问、翻译等,即使有作文,也是相对比较容易的内容。而到了高中,试题主要以阅读理解为主,120分的题目,阅读理解达到了30分,成为重中之重。这方面不是说仅仅多背几个单词,语法学得好一点就能解决的。很多学生单词语法学得都不错,但是由于他们的阅

4、读能力一般,他们的思维方式存在较大的缺陷,导致分数不高。所以,有的人即使把英文翻译成中文来做,也未必能拿到30分的满分。二、做好初高中英语教学有效衔接的策略(1)正确规范朗读。有些学校的生源比较差,很多学生英语基础非常薄弱,一到高中,学生们遇到这么多单词要背,一下子就懵了,于是拿起单词就背。比如说anticipate(期望),学生就会背a-n-t-i-c-i-p-a-t-e期望,而根本不去记它的读音。学生感觉这样背单词快,省了其中一个读音的环节,殊不知这样非常容易忘记,不利于长久记忆英语单词。而只要把音记住了,根据读音,很多单词都是很容易就能拼写出来的。所以,在一开始,教师一定要向学生强调

5、读音的重要性。(2)词汇。提到词汇,学生都不陌生,可是他们的学习方法可能根本就不过关。比如说,他们不背词性,不知道这个词属于什么词性,也不会根据这个单词变出其他相关词性,或者说即使能变出几个也很少。有的英文单词翻译过来有很多种意思,他们却只知道其中一个到两个意思,浅尝即止,当碰到阅读理解时就仅仅用一种意思去猜文中的意思。这些都是初中时养成的不良习惯,所以,教师在刚带高一学生时要及时纠正。(1)语法。初中学生学习的语法不多,但他们到高中还是习惯于固定模式,一直沿用初中所学的语法去套高中的题目。比如说初中学过forfiveyears,一般这个短语出现时,时态题都是用现在完成时,这成为初中的固定

6、模式,也是常考的一个题目。于是,初中教师就让他们反复记住出现这样的短语,时态一定是现在完成时。可是到了高中,for短语可以应用于至少三种时态。如果这时不认真听讲,或者觉得这个语法无足轻重,还是在题目中选现在完成时,那么就会失掉分数。因为在高中阶段,for短语常常与一般过去时连用,这是高中时态题中的一个重点。(2)阅读。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知识,提升阅读技能,思考并领悟文章的内涵,还要引导学生采取适当的策略,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升语言学习能力。在学生刚进入高中学习时,教师如果能通过启发、引导和训练,使他们在阅读中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就能帮助其顺利衔接初中已形成的学习策略,减轻

7、阅读负担,减少阅读障碍,提高他们的阅读效率和自主学习能力。首先,科学预习,促进预测。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的内容和特点,在预习阶段为学生设置有针对性的任务。预习任务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获取文章的基本信息。在课堂上,教师先快速核对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之后提供更有难度的理解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完成思维挑战活动。其次,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分析信息间的逻辑关系,促进深入理解。在初高中衔接阶段能帮助学生提升推理和归纳能力的语法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