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

ID:23111356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4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_第1页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_第2页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_第3页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_第4页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_第5页
资源描述:

《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森林消防险情特点及防范对策的探讨马大和(武警警种学院,北京100047)摘要:分析了当前森林消防工作中险情出现的特点及原因,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了防范森林灭火伤亡事故的对策和方法。.jyqk2,却导致5死1伤。同年,山西省长治“3?24”火灾,仅持续2h,过火面积30多hm2,却造成2死7伤。2011年福建省建阳市“3?29”火灾,过火面积不足40hm2,造成16人烧伤。“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深刻揭示了主、客观因素对战局的影响,扑救森林火灾也是如此。因此,地形、植被、气象三者之间相互作用,而引发特殊林火行为,是导致人员伤亡的直接原因,但扑救

2、人员的主观意愿违背了林火行为变化规律,才是酿成伤亡惨剧的根本原因。简而言之,人的能力素质强弱决定了扑火安全工作质量。这与当前专业扑火队伍指挥人才匮乏、队员能力素质较低、灭火理论研究滞后、专业训练水平不高,造成伤亡多发的现状是相辅相成的。2深入开展火场险情分析研究,打牢避险理论基础理论于实践,也可以指导实践。各类森林消防专业队伍,应该深入研究消防理论,掌握火场险情规律,因地制宜地开展扑火工作。2?1分析当地的林火特点森林火灾的地域性特点十分突出,不仅南北方因地形、植被、气候不同差异较大,即使同一个省份的不同地区林火特点也千差万别。因此,专业扑火队必须

3、深入研究属地火灾特点,形成与之配套的扑火理论,用于指导扑火实践。要根据任务区域地理环境特点,有针对性地研究平原、丘陵、高山的火灾特点;根据任务区域植被种类分布情况,有针对性地研究草原、次生林、原始林的火灾扑救方法;根据任务区域林火种类,有针对性地研究高中低强度地表火、树冠火和地下火的扑救方法;根据任务区域气候类型,有针对性地研究高寒、干热、大风等天气条件下火灾的扑救方法。通过理论研究,使扑火队员对当地林情、社情、火情等熟记于心,专业技能训练紧贴灭火实际,从而具备一种林火,有多种手段备选;一条火线,有多种战法扑救;一个火场,有多套方案处置的能力。2?

4、2分析扑火险情出现规律林火行为突变是造成消防队员伤亡的直接原因。因此,一方面要提高装备水平,解决消防人员防护装备差的问题;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影响林火行为变化的地形、植被、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揭示林火行为变化的客观规律。武警森林部队基于对林火行为变化规律的科学认识,提出了尽可能避开“八种地形”(陡坡、鞍部、狭窄山脊线、狭窄山谷、单口山谷、草塘沟、山岩凸起和合并地形),高度警惕“两个时段”(高温大风时段和危险地形的夜间时段),重点防范“三种植被类型”(阳性杂草和易然灌木林集中连片的植被、可燃物垂直分布的植被、可燃物载量大的林地植被)的理论,对火场安全

5、工作具有普遍性的指导意义。2?3研究避险对策预案要了解和掌握在当地有哪些特殊地形、特殊气象、特殊植被。要立足现有装备和技能,开展想定作业,探讨险情的处置方法,形成针对性防范对策,并结合扑火伤亡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经验教训,进而形成较为系统、完善的紧急情况处置预案。这样,即使扑救中遭遇险情,也能做到心中有案不慌乱,沉着应对有章法,从而确保自身安全。3着眼实战,开展针对性的紧急避险训练消防人员面对突发险情,是否能够顺利实现应急避险,最大限度地减小伤害,与平时的训练有直接关系。3?1处理好防范、规避、逃生的关系最大的危险是不知道危险的存在,要从思想上高

6、度警惕险情发生,全程、全员、全时段防范可能发生的危险,随时做好应对险情的准备。如果预感危险来临,应该及时规避,就近就便向安全区域转移,避免误入危险地形、危险植被区域,尤其要主动避开浓烟覆盖的区域。逃生是消防人员突然遇险、无法转移规避、为保全生命的最后一搏的应急性补救措施。从中可以看出,防范是避险的上策,规避是中策,逃生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火场上要提前谋划,防范为先,积极把握消防安全工作的主动权。3?2积极开展紧急避险方法训练森林消防队伍,尤其是专业队伍,应该在不断把握特点、摸索规律、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避开危险火环境、快速转移、预

7、设安全区域、点迎面火、点顺风火、利用有利地形、冲越火线、卧倒避险等8种避险方法训练。这些训练基本涵盖了防范、规避、逃生等的全部措施,应作为专业扑火队伍避险训练的核心内容。从消防实践看,快速转移、利用有利地形和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是最常用的方法,而冲越火线进入火烧迹地避险的难度最大、危险性最高,组织指挥最为复杂,必须作为重点和难点内容熟练掌握,以防不测。3?3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协同、心理及体能训练实践证明,火场心理行为训练,是提升消防人员火场心理承受能力的有效手段。通过有避险经验的人员讲述亲身经历,描绘避险细节,传授避险技巧,可以使消防人员对火

8、场险情有一个心理认知过程。要通过林内负重越野训练,提高体力、耐力,以适应森林消防恶劣环境。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制作训练模拟器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