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

ID:23114078

大小:6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_第1页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_第2页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_第3页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_第4页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西药物的结合及相互作用[摘要】简述了中西民结合用药的历史和现状,介绍了中西药的各自特点和优势,探讨了中丙医结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依据,综述了当前中丙医结合用药的主要途径:中西药同时使用、将中药为西医所用中药西化、用中医理论指导使用西药西药中化,分析了这几种途径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中西药物相互作用即中西药物的配伍问题,并展望了中西民结合用药的未来,提出了今后中西民结合用药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从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方面,综述了中西药物联合用药的相互作用,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关键词]中药;西药;中西医结合用药;

2、中西药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研究;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两医结合治疗疾病越来越广泛地被医家所应用,更多的患者选用中西药治疗。临床上中西药物配伍应用的情况曰趋杏遍。中西药合理应用确有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优势,但不合理的联合用药不但影响疗效的提高,而且会产生不良反应。中医学和西医学是我国长期并存的两大医学体系,随着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深入幵展,在人医临床上中丙医结合用药己口趋广泛,在兽医临床工作中尤其是在大动物和宠物疾病防治中也是常用的治疗方案。中西医结合用药是中兽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和提高我国现代兽医学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中兽医学走向世界的桥梁。将中兽

3、医知识和西兽医知识存机地结合起来,取二者之长,融合贯通,探索中西民结合用药(中西药结合)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专门的理论,以此指导临床用药和兽药新制剂的研制和开发,具右现实指导意义。一.中丙药结合使用的历史与现状19世纪中叶,西医、西药大规模传入我国,在出现中、西医两大派别的同时,也出现了中西医汇通派,以晚清中医名家张锡纯(I860〜1933)为代表,他著有《论中西药原宜相助为理》一书,认为“西医用药在局部,其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秉在病之本也。宄其标本原宜兼顾,若遇难治之症,以丙药治其标,以中药治其要本,其奏效必捷。”他还在其临证心得《医学衷中参西录

4、》中论述了用石膏和阿斯匹林制成石膏阿斯匹林汤,治疗温病周身热证,开创了中西药物联合运用的先河。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中西药联合使用得到了重大发展。目前,中西药物应用于同一患畜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家畜上运用较多。例如,治疗马乙型脑炎,在服用中药石膏知母汤的同时使用减少脑内压、镇静、解痉、调整大脑皮层功能的西药;在治疗肺气肿时用桑白皮、瓜蒌、桔梗等药煎汤加氯化钠一并投服,均可提高疗效。除了临床处方外,中西药复方制剂也得到广泛研究,如用大黄与小苏打配合组成大黄苏打片,用于调理肠胃,治疗消化不良等症;用金银花、板兰根、扑热息痛、扑尔敏等组方,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综

5、观中西药联用现状,一方面,中西药联用增加了疗效,缩短了疗程,其临床运用机率越来越高,逐渐为兽医工作者所关注;另一方面,由于受某些错误宣传的影响,片面夸大中西药联用的优势,造成丫在兽医临床和兽药制剂研发中,不讲禁忌,盲H运用,造成浪费甚至引发药源性疾病的现象屡有发生。因此,研究中西药之间相互作用,不仅有深远的学术意义,也右熏要的现实意义。二、中丙药在药效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药与化学药物合用时,若配伍合理则可产生协同作用,表现为药效增强,若配伍不当,不仅出现桔抗作用,降低药效,甚至可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据近年来报道,中成药与化学药品合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的案例主要涉

6、及20余个中药品种和含生物碱、右机酸等6类成分的中药。三、中西药在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中,某个或多个环节上可能发生的变化都可能改变药效(增强或减弱),或产生毒副反应。1.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中丙药联合用药会因胃肠道酸碱度变化,胃肠蠕动改变,胃排空时间改变,胃肠内螯合物、络合物、沉淀物形成而影响中西药在胃肠道的吸收过程和吸收速度,从而降低疗效、产生毒副作用。2.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一些中西药联合用药后,可使中、西药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在体内的分布情况发生改变,有时会造成难以预料的不良反应。如中药枳实与庆大霉素联合

7、应用治疗胆道感染时,通过松弛胆总管括约肌,降低胆道内压力,可大大升高后者在胆道的浓度,产生毒副作用。碱性的矿物类中药硼砂和含硼砂的中成药(红灵散和行军散)与氨基苷类抗生素(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阿米卡星等)联用,可使后者脑组织内分布的药物浓度增加,从而增强了耳的毒性作用,易形成暂时性或永久性耳聋。含右鞣质类化合物的中药(地榆、五倍子)与磺胺类药物合用时,影响丙药的代谢速度,增加其在肾脏的重吸收,导致血及肝脏内磺胺类药物浓度增加,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肝炎。1.中西药相互作用对药物代谢的影响中药生甘草及含乙醇的中药制剂具有肝药酶诱导作用,与三环类抗抑郁药

8、(去屮丙咪嗪、阿密替林、多虑平等)苯巴比妥、降糖灵、优降糖等同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