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

ID:23114116

大小:53.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_第1页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_第2页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_第3页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_第4页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弗洛姆“逃避自由”思想人的异化问题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注的核心问题,弗洛姆从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结合的独特视角,对现代人异化的深层性质进行了揭示,并努力探索扬弃异化状态,实现真正自由,建立健全社会的途径。逃避自由是弗洛姆对人异化的心理机制的分析,也是他进一步阐发理论的基础。  一、逃避自由思想的前提  自由,是人类历史上恒久追求的一朵理想之花。弗洛姆却看到了自由带给人的沉重的精神枷锁,逃避自由的理论的提出,是基于弗洛姆对人性的分析。  要解决人如何自由这个问题首先要阐明人是何种存在。弗洛姆从人的需要(包括生物

2、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层面考察了人性问题,生物需要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关系,精神需要则更侧重于人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人的生物性需求,即强制性的自我保存需求,构成人行为的首要动机。为满足这种需求,人必须劳动生产。另一种需求就是人需要归属感和共同感,人必须与外在世界相联系才感觉安全,否则完全的孤独会使人精神崩溃。弗洛姆区分了两种孤独,精神孤独和物质孤独,相比而言精神孤独比物质孤独(孤立)更令人难以忍受。通过以上分析,他指出人性中的具有一些固定不变的因素和欲求,其一是物质化的冲动必须得到满足,以确保生存。其二是避免陷入孤立与精神孤独

3、的境地。正因为自由与孤独相伴而生,向往自由与畏惧孤独成为人生存之对立统一的悖论,而对人性的分析更剖析出孤独是人性中实在不可承受之痛,所以人会在抉择中因为畏惧孤独而宁可放弃自由。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剖析  基于对现实的关注和对人性的分析,弗洛姆进一步探讨了人的心理机制走向异化的过程及原因。  (一)个体化与孤独感的纠结  人类的历史是自我创造的历史。人为满足人性需要必须进行不断创造,其直接后果就是个人日益与自然界分离,挣断自然脐带(始发纽带),日益个体化。但始发纽带给人带来安全感,一旦切断就必然带来人的孤独日益加

4、深。个人独自面对外界,巨大的无能为力感和焦虑感成为与人伴随的噩梦。个体化进程是一个人日益感受到自我,又日益难以忍受孤独的过程。人的力量在近现代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与之相伴的是人的个体化进程在近现代也达到巅峰,因此,现代人的孤独感是最重的。  (二)消极的自由与积极的自由  弗洛姆区分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前者是摆脱束缚,获得自由,即在行为上摆脱本能决定的控制。消极的自由无异于一种缺乏意义与方向的生命。孤立个人陷入极度无助与恐惧,无法忍受。这种孤立撕裂了人与世界的统一,使人失去了方位感,怀疑自我,怀疑生命的意义,乃

5、至指导他行动的所有原则,这些怀疑折磨着他。无助与怀疑麻痹了生命,为了生存,人竭力逃避自由消极的自由。  积极的自由是自由地发展的自由,它实现自我,充分肯定个人的独一无二性,还意味着生命的中心和目的是人,个性的成长与实现是最终目的,它永远不能从属于其他任何被假定的更具尊严的目的。它体现着个人潜能的充分实现,积极自发的生活能力的表达。基于这种区分,弗洛姆指出现代人逃避自由的深层原因在于两种自由的分裂。这种失衡在欧洲的结果便是,人们疯狂的逃避自由,建立新的纽带关系,或至少对自由漠然视之。  (三)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独立

6、与孤独是个体化的双重后果。孤独的恐惧使人产生对原始纽带和原初安全感的怀念,希望放弃独立,通过把自己隐于外界,来逃离孤独。这种意识在一定条件下,会积淀并表现为现代人普遍的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1.权威主义。  这种心理机制是放弃个人自我的独立倾向,欲使自我与自身之外的某人或某物合为一体,以便获得个人自我缺乏的力量。外在权威作为新的继发纽带,代替始发纽带,其表现形式是受虐狂与施虐狂。不论是施虐还是受虐,其根源都在于无法忍受孤独,需要靠共生关系克服孤独。权威主义性格所代表的人格结构,是构成法西斯主义的人性基础。  2.破

7、坏欲。  破坏欲的根源在于难以忍受个人的无力感与孤立,它以消灭对象为目的。为了避免无能为力造成的焦虑和生命受挫,破坏欲意图消灭所有的外在威胁,甚至不惜毁灭世界。正是由于个人的孤立与个人膨胀被抑制,中产阶级下层的破坏欲成为了纳粹主义兴起的重要原因之一。  3.机械趋同。  为了克服失去个性的恐惧,人被迫与别人趋同,个人按所处其中的文化模式提供的人格范本塑造自身,使自己与他人千人一面,符合了外界、他人对自己的期望,从而与世界保持了一致,通过放弃自我,求得安全。在德国,纳粹运动提供了一种帮助人们摆脱不安和怀疑折磨的新权威,

8、从而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通过对现代人性格结构中逃避自由的极端心理机制的分析,弗洛姆思考了克服困境,实现积极自由的途径。  三、真正积极的自由的实现途径  弗洛姆认为,自由并非必然意味着枷锁。他坚信积极的自由要靠自我实现,唯有通过人的全部人格的实现,人的情感与理性潜能的积极表达才能获得。换言之,积极的自由就在于变被动为主动,在全面完整人格的自发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