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

ID:23117487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_第1页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_第2页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_第3页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_第4页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_第5页
资源描述:

《“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摘要】目的评价“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MRI鉴别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与脑膜瘤的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8例9个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及35例35个随机抽取的靠近脑表面的脑膜瘤,统计增强MRI病灶边缘有“毛刺征”与“脑膜尾征”的病灶数,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淋巴瘤组与脑膜瘤组患者脑膜尾征检出率未发现组间差异(校正x2=0.316;P=0.574)。淋巴瘤组毛刺征检出率高于脑膜瘤组毛刺征检出率63.5%(校正x2=11.525;P=0.001)。淋巴瘤组毛刺征的

2、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高于脑膜瘤组约68.4%和63.5%(均P=0.000);但脑膜尾征的灵敏度或特异度均未发现组间差异。结论“毛刺征”对两者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脑膜尾征”并非是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关键词】毛刺征脑膜尾征原发恶性淋巴瘤脑膜瘤脑[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valueofspiculationandduraltailsignonMRI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primarymalignantlymphomasandmeningiom

3、anearbrainsurface.MethodsAretrospectiveanalysisofMRexaminationsedin9lesionsof8patientsarymalignantlymphomasnearbrainsurfaceand35lesionsof35patientseningiomas.Alllesionsuchmore65%inlymphomagroupthanthatinmeningiomagroup.Statisticalanalysisshophomagroupuchmore68.4

4、%and63.5%thanthoseinmeningiomagrouprespectively,thoughnosignificantdifferencesforduraltailsign.ConclusionSpiculationsignhashighvalueinthedifferentialdiagnosisofprimarymalignantlymphomasandmeningiomanearbrainsurface,eningiomaonly.[Keyarymalignantlymphoma;meningio

5、ma;brain原发性颅内恶性淋巴瘤较少见,靠近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包括起源于脑膜的淋巴瘤和起源于脑实质内邻近脑表面的淋巴瘤)与脑膜瘤影像表现有许多相似之处,如两者均靠近脑表面呈宽基底附着于脑膜,T1RI鉴别诊断上易误诊,因此找到两者具有鉴别诊断意义的征象是正确诊断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比较淋巴瘤组与脑膜瘤组影像特征,试图找出两者鉴别诊断的特征性征象。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资料来自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淋巴瘤组:位于脑表面的恶性淋巴瘤8例,共9个病灶,其中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42~68岁

6、,平均年龄51岁。病程4天~10个月,平均4.2月,临床主要症状为肢体乏力、瘫痪、头晕头痛等。脑膜瘤组:随机抽取35例位于脑表面的脑膜瘤患者,男11例,女24例,年龄15~77岁,平均50岁。病程7天~32个月,平均5.1月,临床主要症状为肢体乏力、瘫痪、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听力下降等。2.检查方法采用GEsigna1.5T超导MR仪,头线圈,SE序列T1RI平扫与增强检查,平扫常规全部用T1RI,观察病灶是否有“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当意见不一致时,协商后得出结果。“脑膜尾征”的判断标准是从肿瘤发出沿硬脑膜向外伸出

7、的异常强化带,可以出现在肿瘤的一侧或两侧,多累及数个平面,强化程度较肿瘤本体略高,强化程度与扫描时间无明显相关;“毛刺征”是借用周围型肺癌的“毛刺征”应用于颅内肿瘤边缘特征的描述,指增强扫描时肿瘤边缘具有的类似毛刺样突起,“毛刺征”的诊断标准需符合边缘呈细短的条索或线状影,而不是尖角、三角形或锯齿状(后者称为棘突征),放射状但无分支(借此与血管影相区别)等特征。4.统计学分析运用x2检验分别比较“毛刺征”与“脑膜尾征”在淋巴瘤组和脑膜瘤组间的发生率,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用二项分布检验法分别计算两种征象对

8、淋巴瘤与脑膜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所有统计学分析由SPSS10.0完成。结果淋巴瘤组:9个病灶中有“脑膜尾征”的7个,检出率为77.8%,有“毛刺征”的7个,“毛刺征”的检出率为77.8%;脑膜瘤组:35个病灶中有“脑膜尾征”的32个,检出率为91.4%,有“毛刺征”的5个,检出率为14.3%。淋巴瘤组与脑膜瘤组患者“脑膜尾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