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

ID:23119056

大小:85.0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18-11-04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_第1页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_第2页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_第3页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_第4页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论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关键词:信托/民法法系/所有权/物权法定主义/公示内容提要:民法法系引入信托法,面临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托法与物权法的关系上:民法法系所有权概念是否排斥信托法?信托法是否颠覆民法法系物权法定主义?本文主要从概念与逻辑分析的角度,探讨了这些问题。本文认为:所有权绝对性原则不能成立,信托法与物权法定主义不存在根本冲突,信托法的引入不会破坏我国现有的法律概念与逻辑体系。目前,在理论和制度上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主要在信托公示领域。Abstract:Somefund

2、amentaltheoreticalissuesneedadetailstudybodiedintothecivilla,especiallyontheconnectionbeterusClaususofrealrights?Ananalyticalapproachisadoptedtoreachthenegativeconclusion:nologicalconfilictsarecausedbytrustslaofcivillas,theoreticallyassoftrusts.Key;oerusClausus

3、;publicity一、导言:民法家族的新成员英美法系和民法法系沿各自不同的历史路径演变至今,其基础概念与规则迥然相异。作为纯粹的英国衡平法的产物,信托法移植至民法法系,自然面临诸多的理论问题。目前,欧洲大陆的许多民法法系国家依然拒绝引入信托法。其中,法国不接受信托,在法理上,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法国民法典》遵循绝对所有权的概念,其第544条将所有权定义为“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及处分的权利”。而在信托法中,受托人与受益人对于信托财产的分割所有权(splitoerusclaususofrealrights

4、),任何物权的创设需遵循严格的形式要件。信托法中受益人的权利具有物权性(rightsinrem),但其种类和内容完全依据当事人意思自治,违背物权法定主义原则。[2]这也是欧洲其他主要国家包括德国、瑞士的学者的普遍观点。但是,一个国家是否引入信托法,除了法理上的因素,还有政治和政策上的因素。目前,民法法系传统的其他国家或地区之所以引入信托法,主要是基于政治和政策的因素。[3]有的国家和地区是在英美法系国家主权的直接影响下,而接受信托法,如加拿大的魁百克州、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等;有的国家是出于创设一种有效的金融工具,提高

5、金融系统的效率的目的而引进信托法,如哥伦比亚、厄瓜多尔、日本、秘鲁、俄罗斯等;有的国家是由于种族因素的影响而引进信托法,如南非;有的国家是为吸引外资而引进信托法,如列支旦士敦,它被称为“欧洲的特拉华”[4]。我国在2001年颁布并实施《信托法》,其目的与日本相似,在于引入并完善一种金融工具[5],其最急迫的目的在于为整顿混乱的信托业提供全面系统的法律基础。立法者的本意重点在于规范和发展商事信托,但是,由于“信托公司的经营活动和其他信托活动中出现的不少问题也与缺乏信托关系的基本规范有关,因此,先行制定调整信托基本关系的

6、法律是必要的”[6],所以,信托作为一项基本的私法制度被“捆绑式”地引入中国,对中国的民法制度产生重要影响,所引发的问题仍在观察与反思之中。应当说,民法法系引入信托法,既是信托法也是民法发展历史上的一项重要事件。从信托法角度看,信托法移植至民法法系中,其本身经历重要的转型。“失去衡平法的信托法”不再是英美法系中“原汁原味”的信托法,虽然保持着衡平法的信托法的内核,但其边缘部分却发生了重要变化。一方面,民法法系国家不可能移植衡平法的信托法的全部外在配套制度,在移植中就已脱去其部分羽翼;另一方面,所移植的信托法构成民法体

7、系中一个有机的部分,在法律适用的基本规则的影响下,民法体系的上位法规则和普通法规则必然渗透并改造信托法。以中国为例,信托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所以,《民法通则》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信托行为;信托合同是合同,所以,《合同法》关于合同的一般规定适用于信托合同,甚至《合同法》中合同无效制度也完全适用于信托无效,截然不同于英美法系以回复信托为核心的信托无效制度。民法法系中的信托法成为一种“混血儿式”的信托制度。[7]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和中国大陆信托法均具有这样的特色。从民法的角度看,信托法中“双重所有权”和物权性

8、质的信托受益权可能对民法体系中所有权绝对性、物权法定主义、物权公示等基本原则产生冲击。作为民法法系的新成员,信托法是否是“木马病毒”,最终破坏整个民法体系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这是民法面临的关键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信托法的引入对民法学者是一个良好的机遇,可以对传统民法的基本理论进行再思考和再认识。由于信托法在民法法系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物权法领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