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

ID:23119254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_第1页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_第2页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_第3页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_第4页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析大学隐性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中的隐性文化是相对于显性文化而言的,显性文化直接表现为大学内部的自然环境、建筑和设施等等,是大学的硬件部分,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隐性文化则是深层次的、具有不可见性的,例如大学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风貌、管理风格、氛围、价值观念等,是大学的软件部分,是大学文化的精神载体。隐性文化作为一种深层次的存在,能够对学生和教师施以教学或工作之外的影响,并且很难用文字或其它符号显现出来。隐性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优化大学文化环境,改善师生的精神面貌和大学文化对外辐射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

2、前,我国部分大学在隐性文化的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1高校隐性文化建设的问题  1.1对隐性文化概念理解不足,缺乏创新  每所大学的隐性文化都是不同的,有的崇尚务实,有的崇尚自由,有的崇尚厚德,大学的隐性文化根植于大学的办学理念、校训校歌、管理制度、学术态度等等之中,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大学的管理者对隐性文化概念理解不足,例如,将隐性文化的建设简单等同于开办各种活动,或者请专家做做讲座,抑或是盲目跟风,缺乏创新。以大学的校训为例,校训是隐性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它以文字为载体展现出来,但它的精神和内涵却是文字

3、所无法表现出来的。校训浓缩着学校的精神风貌、价值观念和对学生的期许,是大学隐性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和承载方式。但是,我国的大学校训却并不尽然。在一个对我国重点大学雷同校训的调查中,通过对211大学校训进行统计,四词八字的结构最为常用,以德学行实新济世等9个关键词最常被提及。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等词语出现的频率颇高,一些大学甚至出现了撞校训的现象。以德、才作为校训并无不可,高等教育本身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校训作为一所学校的精神浓缩,是否能够结合本校特色或是地域特色,用不一样的表述呢?除此之外,大学办学

4、盲目跟风现象也值得关注。大学办学理念这种隐性文化都能够从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中反映出来。一些大学为了扩大招生规模,向综合性大学发展,盲目跟风设置热门专业,但自身条件并不足。专业虽然迎合了市场,可与自身办学理念并不相称,反而弄巧成拙。  1.2显性文化与隐性文化发展不平衡  大学显性文化是隐性文化的物质基础和保障。但是,再丰富的显性文化也无法替代隐性文化,良好的物质条件固然具有一定的作用,工作环境的优越可以促进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的提高,学习和居住环境的优越可以使学生心情愉快。但是,如果在漂亮的教室

5、中上课,却经常有大批学生迟到或上课睡觉;如果宽敞明亮、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却经常冷清、门可罗雀;如果风景如画的校园经常跟闹市一样喧嚣,这样的物质文化能体现人才培养所需的物质要求吗?校园文化建设应当具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而不是一味追求快。一些大学盲目地将大学文化建设当成物质建设,动辄花费几百万甚至几千万人民币建造校门、办公楼或者校园景观,校园建得像度假村,办公楼建得像豪华酒店,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大学管理者频繁更迭,个人有个人的政策,朝令夕改,对校园文化缺乏长远规划;二是因为个别管理者为了

6、政绩,将精力放在看得见之处;三是因为管理者水平有限,对校园文化的认识只停留在浅层,造成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短期行为。  1.3教师对隐性文化的影响不断降低  教师对隐性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降低主要体现在学生与学校两方面。首先,在学生中,一是在于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影响到了教师整个群体在学生中的形象,近年来频频爆出大学教师学术不端、收受贿赂甚至是个人作风问题,以及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行为或语言不当的问题,虽是个别现象,但正是这些个别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群体在学生中的形象,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二是在于学生与教师的关系上

7、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有的教师是上课才来,下课就走,与学生缺乏交流,甚至直到期末也叫不出几个学生的姓名。即便在课堂上,也有部分教师因为个人教学能力不足、方法不当等问题,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节课下来,收效甚微。在学校中,教师对隐性文化的影响作用不断降低是在于教师的话语权不断降低,我国大学的行政化程度过高导致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呈现出诸多冲突,例如,在科研方面,一些大学为了提升自身的水平,将科研任务以军令状行政命令式的方式下达给教师,每年发表多少篇论文,承担多少项目都有要求,行政权力压制了学术权力,管理者独断

8、专行、缺乏民主的管理方式让教师的话语权不断降低甚至形同虚设。  2隐性文化构建路径探析  2.1立足本校特色建构隐性文化  大学隐性文化是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它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色、办学历史、学术追求都息息相关,每一所高校的隐性文化都应该是不同的。同样以校训为例,校训是一个学校精神和追求的重要体现,它承担着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公众传达高校自身文化的重要职责,大学是知识分子的集结地,充满着学术气息,因此大学的校训就更应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