踮脚足迹特征研

踮脚足迹特征研

ID:23119538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04

踮脚足迹特征研_第1页
踮脚足迹特征研_第2页
踮脚足迹特征研_第3页
踮脚足迹特征研_第4页
踮脚足迹特征研_第5页
资源描述:

《踮脚足迹特征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踮脚足迹特征研摘要:根据对不同个体不同的踮脚高度的足迹实验样本的测量,发现足宽由于踮起会偏小、足掌压力会增大、趾节与足掌的距离会减小、足趾痕大小会增大、足趾间距大小会减小、足掌痕前缘形态会逐渐平缓;踮起高度对于压力面中心横向变化虽不能确定固定的趋势,但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关键词:踮脚足迹足迹痕迹检验法学在案件现场因踮脚而产生的足迹,因其能反映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信息、行走习惯、作案动机等,在足迹分析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关于踮脚足迹目前还未有系统性的研究结论,遇到了踮脚足迹只能依靠经验和套用全脚掌的研究结论。但目前常见的足迹分析检验方法大多适用于全脚掌接触形成的足迹,因此将其运用于踮脚足迹会产生

2、较大的误差。对踮脚足迹加以针对性研究,有利于推断出正确的个人信息,为后续的侦查工作划定范围和指明方向。一、研究方法和步骤本文主要研究足掌、足趾痕迹变化与踮起高度关系,采用的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1.实验材料。油墨盒、油墨滚、3030cm海绵、白纸、标尺。2.实验方法。为油墨捺印,捺印对象为赤足。3.实验对象。年龄在22至23岁,身高在160cm至165cm的女性若干名;年龄在22-24岁,身高在170-177cm的男性若干名。4.实验场所。为靠墙的平坦地面。5.实验步骤。(1)将油墨均匀地滚在海绵上,确保涂抹面积足够容纳脚掌,让实验对象赤脚站立在平坦地面上,右脚平稳地踩在海绵

3、上,确保脚底附着的油墨均匀。(2)双脚全脚掌着地,面墙而站,右臂平行于身体额状面和垂直轴伸直,此时右脚在白纸上留下没有踮起动作的油墨足迹,测量中指所达高度h1,并记录下来。(3)在垂直地面的方向,与h1距离3cm处做下记号为h2,要求实验对象中指达到h2,双脚踮起,均匀附着油墨的右脚落足在白纸上,保持稳定。(4)同上述操作,依次每隔3cm做一次测量和捺印,直至实验对象所能踮起的最大高度,将捺印足迹与踮起摸高的高度一一对应。二、实验结果分析从两方面展示实验结果,一是定性分析,内容包括足宽、压力大小、趾节与足掌的距离、足趾痕大小、足趾间距大小以及足掌痕前缘形态;二是定量分析,主要研究的是所捺

4、印的足迹压力面中心点位置与踮起高度的线性关系。(一)定性分析1.足掌印痕宽度。足宽在全脚掌站立和脚跟踮起间有着极大的变化,宽度由于踮起高度的增加而减小,而后期随着踮起高度的增加,足掌宽呈现减缓缩小的趋势并达到一定极限后维持。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踮脚动作发生时,足跖区的肌肉群受到足趾、足弓、足跟和足背肌肉的牵动而拉伸,足掌内外侧的肌肉也随之向上,所以与地面接触的面积减少,油墨捺印所留足迹的宽度也随之减小。2.足掌、足趾压力大小。通过观察捺印样本,可发现足迹的油墨深度逐渐加深,也就说明足掌和足趾的压力随着踮起高度的增加而呈现增加趋势。分析原因:人正常站立,全脚掌着地时重心处于人体垂直轴上,但

5、随之踮脚动作的发生,人体的重心发生前移,原先承担人体部分重力的脚跟,无法起到支撑作用,压力全部转移到足掌、足趾部位。所以人体重力逐渐向足掌、足趾转移,足掌和足趾的压力也逐渐加大。3.足趾印痕大小。足趾痕的大小变化,主要从宽度和长度两方面分析。宽度变化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由全脚掌到踮脚的变化,宽度大多变大,尤以小趾的变化最大;第二个阶段是踮起高度逐渐增加,宽度变化不明显,大多在0.1cm范围内浮动。从整体看,第二趾的变化幅度相比于其他趾的变化幅度来说较小。长度的变化整体呈现出增长趋势,同宽度变化一致,也经历了两个增长幅度的阶段,第一阶段增长幅度较大,第二阶段增长幅度较小;但不同的

6、是在踮起高度为6cm时,第二趾、第四趾和小趾上出现有长度减小或不变的现象。从整体看,拇趾的增加幅度相对于其他趾较大。4.趾节与足掌距离。此处所指的距离为趾后缘到跖前缘的距离,经过对样本的测量,可知全脚掌站立与踮起站立相比,趾节与足掌的距离有明显减小的变化,平均来看会有2至3mm的缩小。而对踮起高度不同的样本分析,从整体来看,趋势是随着踮起高度的增加,距离相应减小,但减小幅度相对全脚掌和踮脚足迹的减小幅度,显得较为平缓,尤其第二趾距离保持一致的情况较为常见。分析趋势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足趾受压增大而接触面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踮脚动作使得足掌发生类似滚动的运动,与地面接触的足跖区前缘受压前移。

7、5.足趾间距。从所测的数据来看,足趾间距整体是呈减小的趋势,特别是拇趾和第二趾间距以及第四趾和小趾间距变化幅度较大,并且会出现反复的情况,而第二趾和第三趾间距以及第三趾和第四趾间距变化则相对较为平缓,变化往往在0.1cm附近波动,最后测量的两组数据大多呈现出稳定的态势,表现出极限状态,所以整体来说足趾的分布随着踮起动作的发生和踮起高度的增加,有着向中间聚拢的趋势。分析原因,一是由于足底肌肉群拉伸,足背肌肉群压缩,牵动足趾,使得足趾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