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

ID:23120618

大小:66.1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_第1页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_第2页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_第3页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_第4页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几个问题的认识摘要:在现代经济和社会生活中,风险无处不在,对处于我国目前高速发展的金融业而言更是如此,新巴塞尔协议把银行业的风险概括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八大类,但远没有涵盖银行风险的全部。因此,该文就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关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1以风险管理为本原则银行是经营风险、管控风险,并承担风险损失、获取风险收益的特殊企业。好银行的评判标准不是机构多少、规模大小,甚至不是一时一地的利润多少,而是风险管理技术、管理能力、风险管理的质量、管理效益如何。从国际银行业监管演变的

2、趋势看,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己成为各国监管当局的共识,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到《新巴塞尔协议》都充分地体现了这一原则要求。然而,近几年银行业风险暴露的实例和监管实践反映,风险背后还是人的风险,因为风险大多是人造成的。人的风险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管理能力和职业操守三个方面经营理念的扭曲会导致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行为的非理性,造成巨大风险和损失,分、支行或行内主要业务部门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甚至较差,对一家机构安全、有效经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职业操守问题、道德风险问题更是渗透到银行风险的方方面面,从国外案例看,巴林银行就因违规操作

3、酿成巨大损失,把一家历史悠久、规模较大的金融机构毁于一旦。在国内,这类案例更是比比皆是,如万国证券的327国债风波就使这家中国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大型券商之一濒临关闭,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城乡信用社出现的大量风险也都与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密切相关。刘明康主席在一次全国合作金融培训1班结业时的讲话就提到:’:银行案件80°%在支行,支行案件80%是一把手主导和参与作案。”这两个80°%已经在近几年暴露的各类银行案件中得到反复证实。由此可见,管理者的经营理念、管理能力、职业操守对于家银行的生存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所以,监管也好、管理也好,

4、要充分体现风险为本的原则要求,但风险管理还得以人为本,要高度重视对银行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和履职情况的审查和考核评价,严格准入、严加管理。2.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就法人治理而言,传统理论一直沿袭新古典经济学的“股东至上主义”现代企业理论认为,股东利益的实现或股东利益最大化并不是健全的现代企业治理的唯一目标,而只有在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治理、各自利益追求相对均衡的状态下,企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具有独立经济利益追求的市场主体。因此公司法人治理强调利益相关各方的权责分配以及为

5、处理公司事务所制定的一整套规则和程序。然而国际上并没有形成统〜、通用的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各国法人治理结构的形成都有其复杂的社会、经济背景和独特的文化渊源,对此不能作简单的类比和评判。我们通常提到的两种公司法人治理模式如美英模式、日德模式,前几年,美国公司的法人治理因安然事件、世通事件也曾遭到国际社会普遍的质疑和责难。出于趋利避害、博采众长的考虑,我国现行的公司法人治理糅合了两种治理模式的基本要求,如美英模式的独立董事制和日德模式的监事会、董事会制,目的是加强制衡。从我国银行改革的具体实践看,这种复合型治理模式在操作层面上并没有达到

6、预期的目的,反而使治理结构趋于复杂,治理效率日益低下。2.风险管理模型的应用与管理模式的变革许多国际银行己充分运用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型、管理技术来管控风险,国内也有些商业银行开始尝试运用诸如内部评级法(IRB)等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进行风险管理,以内部评级法所涉及到的客户评级、债项评级、违约风险敞口管理为例,其涉及到的风险管理模型对现行的银行风险管理模式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内部评级法是建立在对客户深入、持续了解基础上的评级,比外部评级更精细、更及时。要求分国别、地区评判风险;分行业、产品把握风险,根据经济周期、经营规模(产量、销售量)的

7、变化监测风险;还有违约记录等,一般需要五年以上的客户数据资料。而国内银行普遍缺乏必要的客户资料库和经验数据标准,短期内难以完成数据积累工作内部评级法要求对历史数据、历史资料有全面、准确、系统地把握。过滤无用的数据、清洗不真实的数据、调校不可比的数据,并通过一定的公式或称风险权重函数将数据指标转化为资本要求。而国内银行普遍存在数据跟着指标走、指标跟着政策走的现象,企业也好、银行也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信息失真问题。内部评级法不仅在授信管理、贷款定价、风险预警等方面发挥作用,而且也是制定信贷政策和策略、计提准备金、分配经济资本的重要基础。

8、这不仅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还要有〜大批熟谙国际金融市场、熟悉金融业务、有良好数量经济分析和金融风险管理基础的专才。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开发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尤为重要,但面临的经济环境、金融环境、信息环境、人才环境仍不很乐观,真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