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ID:23120672

大小:61.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4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_第1页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_第2页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_第3页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_第4页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也往往苦于材料不足,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平时,学生感到自己写不出作文,果真是无米之炊吗?其实,问题主要不是没有能力去写,而是腹中空空,积累甚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一比喻,十分形象地说明了作文素材积累的重要性。语文学习,教材本身只是个例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既要进行知识拓展--求远,但又不能舍近。我们应该看到,教材本身亦是很好的作文素材,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好好地去消化、吸收,不要造成资源浪费。现集思广益,将教材资源整理为如下作文素材:1、《祝福》人生需要精神寄托。在鲁镇时,祥林嫂一年到头不惜力气,日夜劳作

2、。她非但不感到辛苦,反而觉得满足,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因为她的生活有了寄托。改嫁到山里之后,尽管丈夫不久死去,生活艰辛,但她依然坚强地活着,因为她的生活还有寄托。但是,在失去了阿毛,既而又被剥夺了煮福礼的资格后,生活失去了寄托,于是她很快就变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了。多给他人一点关爱。祥林嫂就是被鲁镇人那冷漠的眼光杀死的!当她怀着满腹的伤痛再次来到鲁镇时,迎接她的是嫌弃,是嘲讽,是假同情真猎奇,惟独没有哪怕是只言片语的发自内心的安慰与关心!于是,祥林嫂就在这些如利箭般的冷漠的眼光的射杀下,慢慢地死去…2、闻一多《死水》如火的热情,表达的却是零度的冰冷,铜绿的翡翠,锈满的

3、竟是伤心的冷艳,满眼的繁华理想,看到的是一汪绝望的死水,忍不住大痛哭一声:我的中国。3、普希金《致大海》用诗人的激情战斗,即使换来的是溪流般的磕磕碰碰,也绝不回头,目光指向大海的自由与光明,用生命刻在剑锋上的光芒,追求至高无上的爱情,即使命丧黄泉,也依然活在情深处。4、舒婷的诗五百年的繁华绿意,五百年的肃穆愁眉,用前世一万次擦身而过,换取今生的一次回眸。望夫崖的忧伤化作滔滔的江水。5、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尘世的忧伤化作优美的诗句,个人的感伤上升到人类的关怀,愿每个人都有一个灿烂的前程,却把自己拒绝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堂之外。6、朱自清《荷塘月色》外面的世界的光线很暗,于是

4、,走进清华园看河塘,用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从文学的门廊走过。7、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水泥森森挤兑了人们的心灵空间,李乐薇诗意的将精神家园建上空中,建在远离了车马之喧的眉黛之山。8、史铁生《我与地坛》不能承受生命之痛,残疾的躯体,在轮椅上思考,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应该健康的活着,恪守并遵循生命的轨迹。9、马丁.德金《我有一个梦想》用爱搽亮种族的锈区域,用仁慈图绘种族的灰色彩,告诉人们,什么是自由、民主、平等与光明,用最嘹亮的歌喉唱响古老的黑人灵歌。10、史怀哲《我的呼吁》非洲之父,一个充满理想的法国男人,一生致力于非洲的医疗事业,挽救人的生命的同时,还不断地

5、呼吁,请敬畏生命,谱写了一曲高昂的生命之歌。11、鲁迅《〈呐喊〉自序》国人精神的麻木石作者心中难以言表的伤痛,清醒者的呐喊换来的虽是一天一天成长起来的寂寞,作文素材《教材亦是作文素材(一)》(..)。可老槐树下,依然有毁坏铁屋子的希望,依然有撑起民族的脊梁。12、《〈宽容〉序言》谁能走出宁静地无知山谷,走出自我的早已习惯的幸福,在荆棘的路途开拓新的天地,用生命换来残酷的光阴,即使血色,也为后来人重重的记下你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形象。13、《〈名人〉序言》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这个在用音乐舞蹈精神的男人,将生活的苦难看到一粒灰尘,看一眼就轻轻地弹

6、去,弹去一地纯洁。14、《烛之武退秦师》烛之武,一位老头子,孤身劝退强大的秦国军队,保存郑国,何故?没有超人的胆量,没有丰富的常识,没有非凡的口才,试问如何可以成功?(可用于胆识口才说话艺术综合素质等话题)15、《勾践灭吴》失败总是令人丧气的,有些人从此就一蹶不振。但是,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中,失败总是难免的,积极的办法,就是跌倒了再爬起来。春秋时的越王勾践,他的失败够惨了吧,他不是卧薪尝胆,十年积聚,一朝灭吴,报了家仇国恨吗?(可用于失败坚持毅力坚韧等话题)16、荀子《劝学》学不可以已学习是人生的必须得生存方式,要爱学还要善学。学习要注重积累,要有恒心,要专一,要有意志,要有毅力,要

7、持之以恒,贵在坚持。我们扪心自问,自己做到积土成山吗?做到锲而不舍吗?做到用心一也吗?(可用于学习恒心说与做等话题)17、苏洵《六国论》六个大国,居然被地处西北的秦国各个击破,这一历史事实,千百年来引起历史学家极大的兴趣,论述的文章很多,苏洵的《六国论》便是著名的一篇。其实,有一个基本事实就是,六国虽然强大,但并不团结,甚至彼此隔岸观火,勾心斗角,这就不是六比一的封垒,而是一比一,甚至零点几比一的对垒了。这种貌似强大而其实一盘散沙的现象,我们平时不是也看得多吗?(可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