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

ID:23121404

大小:218.0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1-04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_第1页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_第2页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_第3页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_第4页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考点预测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09届新课标历史考点预测(6):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w.w.w.k.s.5.u.c.o.m一、考点介绍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有:智者运动;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及其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2007年、2008年新课标高考涉及本专题的主要考点情况摘要列表如下:w.w.w.k.s.5.u.c.o.试题分布试题情景主要考点2007年宁夏文综第24题普罗泰戈拉观点的理解智者学派的人文精神2008年江苏第12题孔子和苏格拉底二者思想的比较苏格拉底思想的理解2008年山东文综第12题古希腊名言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2008年上海历史B组

2、第9题雅典学园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本专题是新课标高考的重点内容之一。由以上统计可以分析出高考的突出特点:考题以选择题为主,侧重点考查对人的价值的阐述及其人文精神的内涵。在新课标高考中,新增加的考纲内容智者学派等成为新的命题点。二、高考真题1.(2008江苏,12)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权威解析:孔子主张维护周朝的礼,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维护君主权威。而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推崇的古希腊的

3、民主政治。A、B、C项是二者的相同点。答案:D2.(2008上海历史,B组9)以下对雅典学园的描述,最能体现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是A.努力探索自然的奥妙B.系统学习哲学C.自由探讨和追求真理D.自由选择科目解析:“我爱吾师,我尤爱真理”宣扬的是对不要局限于老师的教诲,应敢于追求真理的思想。因此C为正确答案。答案:C3.(2008山东卷,文综,12)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从古典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铸成了反对神学桎梏的武器。以下最契合人文主义核心内涵的古希腊名言是()A.求知是人类的本性B.心灵美比形体美更珍贵C.人的出类拔

4、萃为城邦增加的荣耀可以超过神D.健康和聪明是人生的两大幸福〖解析〗本题考查古希腊先哲的思想是对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内涵理解。〖答案〗C4.(2007宁夏卷,文综,24)古希腊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这一主张表明()A.古希腊民主政治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利益B.人类社会的传统和习俗不容置疑C.社会的道德规范是客观统一的D.人们应对宗教神学持怀疑态度〖解析〗本题解题关键是对智者学派基本观点的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主体的意义,否定了神学。A项不

5、符合史实,B、C两项与题干观点不一致。〖答案〗D三、名校试题1.(2008年江苏南通第一次调研考试)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思想观点的中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人的尊严与价值B.美德即知识,知德合一C.法律不能违背人的理性D.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解析〗材料强调了人的需求是衡量事物的标准,实际上是肯定人的价值,树立人的权威,否定神的意志衡量一切的标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故答案为A。〖答案〗A2.(2008年广东茂名一模)古希腊者学派讨论的重点是(

6、)A.认识自然B.认识社会C.认识宗教D.传统神话〖解析〗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出现了智者学派。智者学派把讨论的重点从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社会,提倡怀疑精神,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答案〗B3.(2008年江苏镇江第三次调研考试)右图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微体现了人文奥运的理念。人文精神起源于()A.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B.公元前5世纪古代中国的荆楚地区C.公元14-16世纪的意大利D.公元14-16世纪的中国明朝〖解析〗人文精神起源于古希腊。其明显标志是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学派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

7、物的尺度”这一主张,认为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故答案为A。〖答案〗A4.(2009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学校高三毕业班联考,历史试卷,19)下列关于普罗泰格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B.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至高无上C.提出美德就是知识D.其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解析〗美德即知识是苏格拉底的观点。〖答案〗C5.(山东省青岛十九中2008—2009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25)“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8、。”上述材料说明了()A.人是万物的尺度B.知识即美德C.认识你自己D.求知是人类的本性〖解析〗据材料“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风冷、凉爽、难受、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