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

ID:23130596

大小:52.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_第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_第2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_第3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_第4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精要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论述)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与方法论。2)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2)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3)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

2、的试金石。(3)与时俱进,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①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质属性,在于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坚定的革命性和自觉的实践性,而彻底的科学性是最根本的。③彻底的科学性是与理论的与时俱进紧密相联系的。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④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⑤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就要把握规律性。⑥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

3、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①是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运用唯物史观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衰落的历史趋势而得出的。②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最进步的社会,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③马克思主义崇高社会理想的确立,为无产阶级和人类的解放指明了奋斗的道路和前进方向。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而又十分艰巨的事业。总之,以上四个方面,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基本内容,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从整体上领会和把握的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就是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4、和方法论,坚持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政治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并把握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崇高理想而奋斗。2、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所以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而言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历史条件的不断变化,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针对于待定的历史时期的一些具有论述可能不再适用,而新的实践又会提出新的问题,

5、需要我们去认识去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的坚持。我们一定要适应实践的发展,用实践来检验一切,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理论的实践的结合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做到自觉的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不断有所发展、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社会的物质性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

6、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性的物质性;2、社会生活的实践性的主要体现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生活的基础;实践,首先是物质生产实践,是人以自身的活动调整的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过程,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总之,全部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构成社会的人是从事社会实践的人,推动社会的力量是千百万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的进行社会实践。3事

7、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加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边疆过程的中断。量变的质变的辨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第二,质变是野蛮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运待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第三,量变的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

8、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弯的规律性。4、不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