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

ID:23133399

大小:646.3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1-04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_第1页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_第2页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_第3页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_第4页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海洋地球物理-电阻率剖面法水槽模型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FEI^CUOF«c«HlvofC«*tK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本科生课程(设计)报告课程名称:海洋地球物理学时:48题目:电阻率法水槽模型实验学生姓名:XXX学生学号:20111000001专业:海洋科学班级:024111-13任课老师:张世晖/师学明完成曰期:2014.04.27报告评语:成绩:评阅人签名:日期:备注:1、无评阅人评语和签名成绩无效;2、必须用红色签字笔或圆珠笔批阅,用铅笔批阅无效;3、正文应该有批阅标示内容;4、建议用A4纸张打印;批阅报告及时交系办存档;目录g录2实验一电阻率剖面法(对称四极装置)3一、实验目的3二、实验模型及其原理3三、实验步骤4四、实验

2、数据及结果分析5实验二联合(偶极-偶极)剖而法7一、实验目的7二、实验模型及其原理7三、实验步骤8四、实验要求9五、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9六、实习心得11实验一电阻率剖面法(对称四极装置)—、实验目的1.学会电阻率剖面法的工作布置及观测方法;2.了解电阻率法常用仪器的简单原理、谢板结构,并学会仪器的操作使用;3.分析剖面法和在导体上的异常特征二、实验模型及其原理1.水介质模拟围岩介质,铜砖、透明塑料板模拟局部异常体,模型顶部埋深2-3cm为宜,电极入水深度约2-3mm较合适。2.电肌率法就是根据视电附率的变化探查和发现地下导电性不均匀体的分布,从而达到找矿或解决其它地质问题的FI的地球物

3、理勘探手段。我国常用的电阻率装置类型有电剖而法、屮间梯度法和电测深法。它包括许多分支装置:二极装置、三极装置、联合剖而装置对称四极装置和偶极装置等。其中对称四极装罝如下图所示:AMNB其中A、B为供电电极,M、N为测量电极。MN中点为记录点。测量时通过A、B电极向地下提供电流I,rtlM、N两点通过一对测量电极与观测电位差的仪器相接,装置形式(电极排列方式)和装罝大小在工作过程屮始终保持不变,将整个装置同时沿着测线移动,逐点观测电位差AUMN、供电电流I,并算山视电阻率PS。当装置从地下电阻率异常体的上方经过时,会产生一定的变化,根据该变化绘制实测剖而图,可以得到地下异常体的信息:Co

4、nstantseparationtraversing(CST)AMNBAMNBAMNBAMN8这种装罝的特点是AM=NB,其Ps表达式为:Pf=kabAM•ANKAB式中MN当取AM=MN=NB=a时,这种对称等距排列称为温纳(Wenner)装置,其装置系数力:K.=2TCCI三、实验步31.按实验要求,工作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仪器电源检查、线路连接、模型布设及放大器调零)。2.根据所采用的工作布置选定极距,结合测点点位计算装置系数同吋还应记下模型参数和装置参数。3.逐点观测AV和I,计算视电阻率,并作记录。4.将观测结果绘制Ps剖而图,并及时检查可疑点。5.观测质检查:测S过程屮每

5、隔3〜5点,改变供电电流25%以上,进行重复观测,并这种装罝的特点是AM=NB,其Ps表达式为:Pf=kabAM•ANKAB式中MN当取AM=MN=NB=a时,这种对称等距排列称为温纳(Wenner)装置,其装置系数力:K.=2TCCI三、实验步31.按实验要求,工作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仪器电源检查、线路连接、模型布设及放大器调零)。2.根据所采用的工作布置选定极距,结合测点点位计算装置系数同吋还应记下模型参数和装置参数。3.逐点观测AV和I,计算视电阻率,并作记录。4.将观测结果绘制Ps剖而图,并及时检查可疑点。5.观测质检查:测S过程屮每隔3〜5点,改变供电电流25%以上,进行重

6、复观测,并计算相对误差1.DDC-8电阻率仪操作步骤:连接A、B、M、N接线柱并分别与小电极连接;按“ON”键打开仪器后,再按“电池”键检查仪器工作电压(>=9.6V);按“时间”设置供电时间参数:按“排列”键设置排列方式参数:4P/PRFL;按“极距”键设置电极距参数:按“前进”键记录装置参数K值;连接外接电源HV,检查上述无误后,按“测量”键进行数据采集;采集数据时要采集两次,若两者误差小于5%才可使用;采集完第一个数据后将4个电极整体移动,即滑动透明尺,进行下一次测量,直到完成测线;完成测线后改变ABMN电极的相对位賈,再按照以上步骤重新测S—次;数据处理,绘出PsA、PsB曲线

7、图。图1对称四极法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将记录的实验数据整理记录如下表:表1复合对称四极装置数据表A,B

8、=O.2A2B2=0.1测占…VUMxA(mV)(cm)M,N,=0.04關2=0.02IA(mA)PsAK,=0.76K2=0.38VUmnB(mV)IB(mA)PsB-35432.8727.4111.92873.6729.4011.21-30444.1927.3812.24864.9029.4111.09-25438.6027.1812.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