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

ID:23142303

大小:177.5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1-04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轻型井点降水专项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简介……………………………………………………2三.基坑止水.降水设计情况………………………………2四.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3五.场地条件……………………………………………………5六.降水量估算与降水井点施工………………………………5七.施工进度计划………………………………………………14八.劳动力计划…………………………………………………14九.安全质量保障措施…………………………………………14十.抽水监测与管理……………………………………………18十一.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2、………18十二.应急措施…………………………………………………19十三.附图表……………………………………………………201.项目管理人员架构图2.项目主要管理人员表3.降水井平面布置图4.降水井(管)立面与排水沟剖面图20一、编制依据.1、设计院设计的《大广工业集中区三期道路雨污排水工程项目》”施工图纸。2、施工现场实际地貌及水文情况。3、本地区类似工程经验数据。二.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肇源县大广工业集中区内,为配套排水工程,共分两条线路,分别为E线延长线和F线延长线,总长度为1225.5米,采用HDPE材质管材施工。三.基坑止水、降水设计情况本工程基槽开挖相对深度约为3.5m和4m左右,

3、周边地面相对平整,场地呈凹形,基坑支护长约1250m;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及场地。为保证管道基础施工能在一个干燥的工作面上进行,保证工程质量,应在基槽底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具体做法是:在基槽周边设置连通的排水明沟(宽300mm,深200mm);沿基坑周边排水沟每隔约30M左右设置一个集水井,集水井¢500深800,用抽水机将基坑内的水抽至地面排走。20基槽内降水采用轻型井点降水,井点在管线土方回填完毕时拆除;井点管长度为7米,管径为1.25英寸,间距详基坑支护平面布置图,集水总管径为4.0英寸;井点管成孔后安装井点管,后回灌50Kg粗砂,离地面以下1米范围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地下水位通过降

4、水后,坑内水位距基坑底最低点应保证500以上。整个基槽内共设置水位观察孔7个,以观察坑内水位的下降情况。方案范围内有3个水位观察孔。四.地质条件及水文情况1.地质情况本工程地形相对平坦,该地区地质情况相当复杂,自上至下划分为10个层次,各层地质特征分述如下:松散土层:黑色,稍显湿,结构松散,主要由农作物根茎.腐殖土和砂土组成,欠压实。厚度0.6~1米。自然土层:黄色、粉质,可塑性强,本层普遍分布,厚度约为2~3m。淤泥层:灰黑色、深灰色,流塑,主要由粘粒组成,夹薄层粉细砂,含腐植质和碎贝壳,强粘性。本层上部普遍分布有厚度3~5m含淤泥粉砂层;本层于场地内均有分布。中砂、粗砂层:为浅灰色、灰

5、黄色为主,局部灰色,饱和,中密为主,局部密实层厚6~9m;为浅灰色、灰黄色,饱和,密实,良好级配。20其他与本方案无关(略)。2、水文、气象情况场区地下水有三种类型:A、空隙潜水:主要蕴藏于第一层杂填土中,含水层的透水性好,与海具连通性,水量丰富,空隙潜水主要由海水及大气降水渗透补给,故本层地下水的动态受季节、气候、海水潮汐等因素影响明显,水位变幅较大。B、空隙承压水:主要蕴藏于第三、五、七层中粗砂、细砂层中,具微承压性,第三层中砂、粗砂层的分布范围广、厚度大、透水性较好,迳流条件较好,而且场地处于潮湿多雨地区,含水量丰富,是场址主要含水层。空隙承压水受季节、气候等因素影响较小,动态比较稳

6、定。C、基岩空隙水:主要蕴藏于第九、十层强风化岩-中风化岩的构造、风化裂隙中,含水层普遍以块状-短柱状为主,但其含水量受裂隙发育程度的控制。##是临海城市,历史上雨水较为充沛,但今年来雨水较往年便少。现测得场地内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在1.0~2.3m之间。拟建场区地下水对人体无碍,工人只要配备一般的劳动防护用品即可下基坑作业。五、场地条件主要特点是:基坑低处于淤泥层,不稳定20,地下水丰富;场地两侧为农田及草甸,积水量大。六、降水量估算与降水井点施工1、基本参数据邻近场地抽水试验结果,降水深度范围内土层综合渗透系数k=7.0m/d。基坑设计水位降深S为9.15m(即地下水降至基坑底以下2.0

7、m),含水层厚度H取20.0m。2、基坑涌水量(Q)估算根据等代大井法估算了该基坑的涌水量,估算时采用下式:Q=1.366[K(2H-s)s]/lg(Ro/ro)式中Ro=R+roR=2s√KH=216.5mro=√(F/3.14),F——基坑面积(基坑面积为9905m2)计算结果:Q=3934.40(m3/d)3、设备选用、主要材料用量选用3BL-9型离心泵6台;JS-45型泵6台,扬程36m,流量45m3/h。每天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