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

ID:23150080

大小:86.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5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_第1页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_第2页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_第3页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_第4页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_第5页
资源描述:

《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PLC日常维护办法之三:谱图的各种问题[作者:--    转贴自:--    点击数:339    更新时间:2003-11-10    文章录入:剡]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其他的问题必须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A、       峰拖尾原因解决方法1、筛板阻塞1、a、反冲色谱柱b、更换进口筛板c、更换色谱柱2、色谱柱塌陷2、填充色谱柱3、干扰峰3、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4

2、、流动相PH选择错误4、调整PH值。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图5、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b、更改色谱柱B、        峰前延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低1、升高柱温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2、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3、样品过载3、降低样品含量4、色谱柱损坏4、见A1、A2C、       峰分叉原因解决方法1、         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图1、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如果分析柱阻塞,拆下来清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柱子被强保

3、留物质污染,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入口可能被阻塞,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2、改变样品溶剂。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D、       峰变形原因解决方法1、样品过载1、减少样品载量E、        早出的峰变形原因解决方法1、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1、a、减少进样体积b、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F、        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原因解决方法1、柱外效应1、a、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b、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G、       K’增加时,脱尾更严重原因

4、解决方法1、二级保留效应,反相模式1、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盐或缓冲剂(或离子化样品)d、更换一支柱子2、二级保留效应,正相模式2、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水(或多官能团化合物)d、试用另一种方法3、二级保留效应,离子对3、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H、       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原因解决方法1、缓冲不合适1、a、使用浓度50-100mM的缓冲液b、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I、           额外的峰原因解决方法1

5、、样品中有其他组份1、正常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2、a、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b、提高流速3、空位或鬼峰3、a、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b、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c、减少进样体积J、          保留时间波动原因解决方法1、温控不当1、调好柱温2、流动相组分变化2、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3、色谱柱没有平衡3、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K、       保留时间不断变化原因解决方法1、流速变化1、重新设定流速2、泵中有气泡2、从泵中除去气泡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3、a、更换合适的流动相b、选择合适的混合

6、流动相L、        基线漂移原因解决方法1、柱温波动。(即使是很小的温度变化都会引起基线的波动。通常影响示差检测器、电导检测器、较低灵敏度的紫外检测器或其它光电类检测器。)1、控制好柱子和流动相的温度,在检测器之前使用热交换器图2、流动相不均匀。(流动相条件变化引起的基线漂移大于温度导致的漂移。)2、使用HPLC级的溶剂,高纯度的盐和添加剂。流动相在使用前进行脱气,使用中使用氦气。3、流通池被污染或有气体3、用甲醇或其他强极性溶剂冲洗流通池。如有需要,可以用1N的硝酸。(不要用盐酸)4、检测器出口阻塞。(高压

7、造成流通池窗口破裂,产生噪音基线)4、取出阻塞物或更换管子。参考检测器手册更换流通池窗。5、流动相配比不当或流速变化5、更改配比或流速。为避免这个问题可定期检查流动相组成及流速。6、柱平衡慢,特别是流动相发生变化时6、用中等强度的溶剂进行冲洗,更改流动相时,在分析前用10-20倍体积的新流动相对柱子进行冲洗。7、流动相污染、变质或由低品质溶剂配成7、检查流动相的组成。使用高品质的化学试剂及HPLC级的溶剂8、样品中有强保留的物质(高K’值)以馒头峰样被洗脱出,从而表现出一个逐步升高的基线。8、使用保护柱,如有必要,

8、在进样之间或在分析过程中,定期用强溶剂冲洗柱子。9、使用循环溶剂,但检测器未调整。9、重新设定基线。当检测器动力学范围发生变化时,使用新的流动相。10、检测器没有设定在最大吸收波长处。10、将波长调整至最大吸收波长处M、      基线噪音(规则的)原因解决方法1、在流动相、检测器或泵中有空气1、流动相脱气。冲洗系统以除去检测器或泵中的空气。2、漏液图2、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