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

ID:23151377

大小:152.01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1-05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_第1页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_第2页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_第3页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_第4页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_第5页
资源描述:

《避雷器参数及选型原则(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  避雷器是电力系统中主要的防雷保护装置之一,只有正确地选择避雷器,方能发挥其应有的防雷保护作用。  1 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的选择  选择的一般要求如下:  (1) 应按照使用地区的气温、海拔、风速、污秽以及地震等条件确定避雷器使用环境条件,并按系统的标称电压、系统最高电压、额定频率、中性点接地方式,短路电流值以及接地故障持续时间等条件确定避雷器的系统运行条件。  (2) 按照被保护的对象确定避雷器的类型。  (3) 按长期作用于避雷器上的最高电压确定避雷器的持续运行电压。  (4) 按避雷器安装地点的

2、暂时过电压幅值和持续时间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  (5) 估算通过避雷器的放电电流幅值,选择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  (6) 根据被保护设备的额定雷电冲击耐受电压和额定操作冲击耐受电压,按绝缘配合的要求,确定避雷器的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和操作过电压保护水平。  (7) 估算通过避雷器的冲击电流和能量,选择避雷器的试验电流幅值,线路放电耐受试验等级及能量吸收能力。第18页共18页  (8) 按避雷器安装处最大故障电流,选择避雷器的压力释放等级。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9) 按避雷器安装处环境污染程度,选择避雷器瓷套的泄漏比距。

3、  (10) 按避雷器安装的引线拉力、风速和地震等条件,选择它的机械强度。  (11) 当避雷器不满足绝缘配合要求时,可采取适当降低其额定电压或标称放电电流等级或提高被保护设备的绝缘水平等补救措施。  2 主要特性参数选择  (1) 持续运行电压Uc。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的相对地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其Uc可按不低于系统最高相电压选取。  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如单相接地故障能在10s以内切除,其Uc仍可按不低于选取,但由于我国大部分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中允许带接地故障运行2h以上,因此Uc可按以下原则选取:  10s及以内切

4、除故障   2h及以上切除故障 3~10kV 1.0~1.1UL,35~66kVUc≥UL  至于10s~2h之间,可按2h以上选取,也可参照避雷器的工频电压耐受特性曲线选取。  (2) 额定电压Ur。Ur是指避雷器两端间的最大允许工频电压的有效值,是在60℃温度下注入规定能量后,能耐受额定电压Ur10s,随后在Uc下,耐受30min,能保持热稳定。信息请登陆:输配电设备网  (3) 暂时过电压UT。暂时过电压UT是确定避雷器额定电压之依据,在选择UT第18页共18页时,主要考虑单相接地,甩负荷和长线电容效应所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5、,幅值可按下列条件选取。  ①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系统:  3~10kV UT=1.1Um  35~66kV,UT=Um  ②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110~220kV   线路侧  (4) 相对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相对地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可按表1确定。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5) 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避雷器的工频电压耐受时间特性,是其在吸收了规定的过电压能量之后耐受暂时过电压的能力。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用的避雷器,或是带接地故障自动切除装置系统中用的避雷器,可耐受等于其额定电压的暂时过电压10s,若暂时过电压作用时间长,其耐受

6、的幅值就低,反之就高。故若暂时过电压作用时间短于或大于10s或其幅值低于或高于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即可用该避雷器的工频耐受时间特性曲线进行校核。  (6) 标称放电电流。国标GB11032《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技术规范》规定的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IB,如表2所列。第18页共18页信息来自:输配电设备网  (7) 保护水平与绝缘配合系数。雷电过电压保护水平是下面两项较高者:  ①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最大残压。  ②陡坡冲击电流下的最大残压除以1.15(指油浸绝缘类电器,其它类电气设备可有不同系数)。  操作过电压的保护水平是操作冲击电流下的最

7、大残压。  按惯用法进行绝缘配合时,设备的绝缘水平与避雷器保护水平比值为配合系数。  a.雷电过电压配合系数:  避雷器紧靠被保护设备时>1.25 避雷器非紧靠被保护设备时>1.4  b.操作过电压配合系数>1.15第18页共18页避雷器的选择与安装   雷鸣闪电,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方面高楼林立,且越来越高,使地面与雷云之间的距离缩短;另方面,工厂、汽车等排出的废气越来越多,污染了空气,使空气中的微粒增加,既利于雷云的形成,也利于雷电流的传导。所以,多雷的珠江三角洲,雷越来越多、越来越强、越来越低,给人们的

8、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每年因雷击造成的建筑物或设备的损坏越来越严重。不少单位、家庭都遭受雷电的威胁和侵袭,使人们逐步意识到防雷的重要性。雷电灾害分直击雷和感应雷两种,建筑物上安装符合要求的避雷针(带),能比较有效地防止直击雷的侵害。感应雷害是避雷针(带)所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