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

ID:23159589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04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_第1页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_第2页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_第3页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_第4页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理综述高血压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血压的治疗方法及药物姓名:学号:学院:班级:摘要:高血压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近年来随着大规模抗血压临床试验的开展和心血管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高血压的传统认识得到了更新,高血压病不  仅是血液动力学异常的疾病,而且也伴随脂肪、糖代谢紊乱和心脑肾等靶器官的不良重塑。我国高血压发病人数已超过10%,并且出现低龄化趋势,许多的中青年人已进入或开始进入这一行列。2002年全国18岁以上是成年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18.8%。世界卫生组织在1992年曾公布一个惊人的数字:在世界范围内,心血管病每年夺走1200万人的生命,接近世界

2、总死亡人数的号称人类第一杀手。据统计,40-50%的心肌梗塞与高血压有关;而脑梗塞,脑出血的主要病因也是高血压病,据统计,50-60%的脑卒中与高血压有关;长期的高血压还可以导致肾动脉硬化,从而引起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而高血压一旦得上,就是终身性的,只能控制不可治愈。治疗高血压已经成为医学界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何远离高血压,这是一个有关于药物,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复杂问题。关键词:高血压治疗药物生活方式饮食健康一,高血压的病理机制及诱发病因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

3、性改变。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由于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临床症状,高血压又被称为人类健康的“无形杀手”。因此提高对高血压病的认识,对早期预防、及时治疗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使用的血压标准是:凡正常成人收缩压应小于或等于140mmHg(18.6kPa),舒张压小于或等于90mmHg(12kPa)。亦即收缩压在141-159mmHg(18.9-21.2kPa)之间,舒张压在91-94mmHg(12.1-12.5kPa)之间,为临界高血压。诊断高血压时,必须多次测量血压,至少有连续两次舒张压的平均值在90mmH

4、g(12.0kPa)或以上才能确诊为高血压。仅一次血压升高者尚不能确诊,但需随访观察。从物理学角度来看高血压,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及压缩动力学原理,我把心脏和血管及毛细血管比喻成密封的压力循环系统,就是说人体是一台机器,心脏和血管就是润滑系统。雅祥中医中药百科全书中提出,中医认为高血压形成原理是:血管内皮组织代谢不稳定、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混乱造成血压的升高。1、从最常见的肥胖者高血压说起,太胖脂肪过多,对血管造成一定的挤压,当管道被挤压以后,动力源需要加大动力才可能使原来的循环达到流通,动力源动力加大,管道压力也会随之加大,就形成了高压。2、内部血液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血栓造成的,血液的

5、新陈代谢,排出不够彻底,在管道内部形成污垢,对管道造成一定的堵塞,会使压力升高。3、老年性管道硬化及疾病性硬化,管道打折硬化的话,会造成高压。4、疾病性毛细血管堵塞和外伤性毛细血管堵塞,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5、机体病变性引起的,一部分高血糖患者,是因为消化系统太过亢奋,在肠胃方面有病变,在肠胃机体方面就会形成一定的血液循环堵塞,也会造成高压,这里只举一个例子。6、心脏方面的先天及后天的缺失。7、脑血管疾病引起的。8、血液干涸造成的高压。此外,药物作用及不良反应,环境因素,心理因素及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与高血压的发病有关。二,治疗药物抗高血压药的原理是强行扩张血管达到降压的目的,服

6、药了血管被扩张,停药后血管收缩,再服药,血管又被扩张,停药,血管收缩。久而久之,血管就像充气放气的气球,变薄,变脆,失去弹性,容易动脉硬化,遇到刺激易破裂,引发脑溢血,危及生命。西药抗高血压药物  1.利尿如氢氯噻嗪等。  2.交感神经抑制药  (1)中枢性降压药:如利美尼定等。  (2)神经节阻断药:如樟磺咪芬等。  (3)能神经末梢阻断药:如胍乙啶等。  (4)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如普萘洛尔等。  3,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药:如卡托普利等。  (3)肾素抑制药:如雷米克林等。  4.钙拮抗药如硝苯地平等。5.血管扩张药如肼屈嗪和硝普钠等

7、。中药抗高血压药物  1.常用中草药,如:山楂,罗布麻,决明子,长白山灵芝,杜仲,地龙,野菊花等。2.常见中成药,如:牛黄降压丸,真菊降压片,山楂降压胶囊等。中药降压药引  (1)罗布麻:味淡涩性凉,平肝降压、清热利尿。  (2)稀莶草:味苦性寒,祛风通络、清热降压。  (3)夏枯草:味辛苦性寒,清肝、散结、化痰、降压。  (4)钩藤:味甘性微寒,清热平肝、息风止痉。  (5)杜仲:性味甘温,补肝肾、强筋骨、安胎降压。  (6)决明子:性味甘寒,清肝明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