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

ID:23160691

大小:52.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1-05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_第1页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_第2页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_第3页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_第4页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公路隧道塌方段治理方法公路隧道作为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不可或缺的地下工程,但是,我国由于这方面起步晚,加之公路隧道本身开挖断面大、扁坦的特点,导致我们公路隧道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技术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探讨了塌方产生的原因及处治方法。关键词:公路隧道;塌方;治理方法  塌方是隧道施工中比较常见和典型的一种事故。一旦塌方发生,不仅延误工期、大幅度增加工程费用,而且会危及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如果处理不当,则会给工程质量遗留隐患,给后期维修养护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但由于塌方原因众多,形式多样,因此处理时必须全面分析,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提出综合治理方案。1.塌方研究现状及产生原因1.1地

2、质因素  隧道工程属地下工程,地质情况千变万化,施工过程中受各种不可预见的地质现象及地质构造的影响巨大。公路隧道工程受多变的地质条件影响,如遇到地下水、岩溶、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岩爆、瓦斯、偏压浅埋、膨胀土等条件,使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而且公路隧道开挖跨度大,单洞三车道隧道开挖跨度可达16m,形状扁平,且防水要求高,加之受勘查水平及其他很多相关因素的制约,这些无疑加大了公路隧道的施工难度和塌方事故产生。1.2受力状况  隧道塌方从受力因素来说,包括洞口塌方的受力状况和隧道内洞身塌方的受力状况。洞口仰坡变形破坏主要是在变形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松动,并在边坡的坡顶附近产生一系列的拉

3、张裂缝。由于边坡岩体一般较为破碎,在隧道开挖产生变形破坏后,并不出现清晰的底滑面,而是表现为破坏区岩体的强烈松动变形。隧道内洞身塌方的受力,从结构观点出发,如把喷层与部分围岩组合在一起,视作组合梁或承载拱,或把锚杆看作是固定在围岩中的悬吊杆等。往往由于支护时机不当或支护强度不够,满足不了围岩稳定的需要,不能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导致围岩失稳。1.3设计因素  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方法当前主要有工程类比法、理论计算法及现场监控法等,这些方法又以工程类比法运用得最为广泛。在设计过程中若对围岩判断不准或情况不明,从而设计的支护类型与实际要求不相适应,也是导致施工中产生松驰坍塌等异常现象的原

4、因,而且设计中的地质勘查周密详尽与否也是造成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诱发甚至主导因素。1.4施工因素  施工中的不规范施工也是导致塌方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公路隧道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及施工水平参差不齐,加之一些建设环节的操作不规范,有的施工企业及人员对新奥法原理缺乏深入学习、认识、研究和应用,导致不规范施工现象较为普遍。1.5认识因素  不可否认的是,“不塌方、不赚钱”的观念目前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有些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甚至期盼着塌方,从而增加工程量或者设计变更以带来更大的施工利润。另一方面,“地质工作是设计人员的任务,而不是施工人员的事”这一传统观念致使减弱甚至忽略了施工过程

5、中的地质勘测及预报工作,从而也加大了施工塌方事故产生的可能性。2.高速公路隧道塌方处理一般原则2.1安全第一原则  塌方发生后,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掌子面施工应立即全面停止作业,将人员和机械撤至安全地段,并对塌方处进行观察,待情况稳定后再作进一步打算,不可盲目施工。2.2查明分析塌方原因后再处理原则  处理塌方前,应详细调查其范围、形状、塌穴地质构造,查明其诱发原因和塌方类型,再据此确定处理方案。2.3“瞻前顾后”先行原则  首先“顾后”即对后方未塌方段进行加固,防止塌穴扩大;再“瞻前”即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对前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运用TSP203地质探测仪、HSP声波反射

6、法、地质雷达、超前钻探等综合超前地质探测与预报手段,提前推测前方地层岩性及异常情况,及时制定针对性措施,以指导塌方处理及下一步施工。在“瞻前顾后”以后,方可进行塌方部位的处理。3.公路隧道塌方处理的案例分析3.1福建104国道福州至宁德间飞鸾岭隧道  塌方发生在南端洞口附近,靠近开挖面10m长度的初期支护包括钢格栅全部跨塌,并一直坍塌至地表,形成冒顶塌方,地表形成9.0m×15.0m的凹形漏斗,在坍口周围35m半径范围内出现大量裂缝,已做好的排水沟出现多处拉裂,塌方高度达32.0m,塌方数量为3760m3。该塌方事故的处治工作中,先采用了喷锚支护封闭地表,用粘土堵塞裂缝,用M1

7、0水泥砂浆修补截、排水沟裂缝,并设置变形观测点;在坍体稳定三天后,清刷坍口松动土方,刷方、夯填后打设地表注浆管,灌注水泥砂浆。然后采用锚喷X封闭坍口,局部用沙袋回填仰坡上方的凹部;按设计坡率分台阶清刷仰坡,进行减载;清理隧道两侧排水沟,并在临近坍体处设集水坑集中抽水,仰坡顶设钢管降水井并不断降水;设止浆墙,采用浆砌条石。最后安设注浆导管进行循环注浆。3.2陕西西安至安康铁路秦岭特长隧道  秦岭隧道Ⅱ线平导施工中共发生坍塌42处,其中大坍塌(坍高大于6m、塌方体积大于100m3)9处,中坍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