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

ID:23176436

大小:70.6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5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_第1页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_第2页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_第3页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_第4页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的技战术特征研究中分类号:G88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6-000-01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摩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我国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的技战术表现进行研究,从技术应用、战术应用、攻击部位和得失分率等4项指标进行分析。目的是为我国培养优秀跆拳道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关键词女子跆拳道吴静钰技战术一、研究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以2012年伦敦奥运会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吴静钰为研究对象(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

2、CNKI)查阅整理了相关研究文献。2.录像观摩法。对吴静钰在2011年世锦赛、2011年冠军赛、2012年奥运会选拔赛和奥运会比赛的录像进行观看研究。3.数理统计法。对吴静钰在技术应用、战术应用、攻击部位和得失分率等4项指标上,进行数理统计。二、结果与分析(一)技术应用分析技术应用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一定攻防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法,跆拳道技术主要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腿法技术共使用172次,其中25次得分。中位前横踢技术使用率为19.19%,得分率24%;高位前横踢技术使用

3、率5.81%,得分率8%;中位后横踢技术使用率为27.33%,得分率为16%;高位后横踢技术使用率为1.74%,得分率为0;下劈技术使用率22.67%,得分率为44%;推踢技术使用率为19.77%,得分率为8%;其他技术没有得分。说明吴静钰进攻技术应用能力全面,有多种得分技术储备。在防守技术应用方面,吴静钰主要采用贴靠和格挡进行防守。步法的灵活运用也是其完成进攻和防守的重要技术。(二)战术应用分析战术应用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一定攻防目的所采用的战术方法。包括诱攻战术、强攻战术、迎击战术和反击战术。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

4、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比赛中强攻战术运用的最多,约为总数的51%左右;其次是迎击战术,约为25%;反击战术的运用约为13%;诱攻战术约为11%。战术运用过程中,反击战术效果最佳,成功率高迗36%,而强攻战术和诱攻战术成功率不是很理想。(三)攻击部分分析攻击部位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攻击对手的身体部位。包括头部(后脑除外)、腹部和肋部。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在比赛中攻击对手头部的比例占24%,成功率为58%,攻击对手腹部的比例占50%,成功率为34%,攻击对手肋部的比例占26%,成功率为8%。统计表明

5、,吴静钰高位技术应用成功率很高,通过比赛分析发现:吴静钰在高位技术应用方面远远高于对手,除下劈击头以外,横踢、勾踢等技术都有击头得分的表现。虽然吴静钰在比赛中攻击对手腹部和肋部的成功率相对较低,但因其踢击的次数较多在比赛中也有较多得分表现。(四)得失分率分析得失分率是指跆拳道运动员在比赛中各种技术应用的得分比例以及失分比例。该指标也是分析运动员技术能力特征的重要依据。对吴静钰在2012年奥运会的4场比赛统计表明:吴静钰进攻得分率最高的是3分技术,达到56%;其次是1分技术,约为35%;2分技术得分率最低,仅仅有9%。在失分方面,吴静

6、钰在1分技术方面失分概率最大,达到73%,而2分和3分失分率相对较低。研究表明,吴静钰的击头技能成为制胜的关键。三、结论与建议(一)结论吴静钰的技术使用比较全面,在每局比赛中其战术形式都会做出一定的改变,使对手很难发现规律。在比赛中更是善于为自己创造机会,这是吴静钰能够战胜对手最为关键的因素。吴静钰的右腿进攻下劈技术在比赛中使用率和得分率是最高的,这是其主要的得分技术。吴静钰在比赛中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技术风格,以积极主动的进攻为基本战术策略,根据自己的实战经验,灵活运用各种战术,出其不意,因此能够战胜对手取得胜利。(二)建议运用下劈

7、技术时,要与其他技术相互配合,极力掩盖自己真正意图,根据对手的变化而及时做出调整。训练中,教练员要注意下劈技术的不同变化,结合诱攻战术、强攻战术、迎击战术和反击战术等,做到攻中带防,防中有攻。另外,应注意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女子跆拳道运动的项目特点,制定符合运动员实际的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同时,结合我国女子跆拳道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女子跆拳道运动的项目特点,借鉴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战术训练经验,吸取国外先进训练方法与战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女子跆拳道项目,在世界大赛中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参考文献:[1]马晓利,刘卫军.2013年世界跆

8、拳道锦标赛女子决赛运动员技术特征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2):117-121.[2]蒋成忠.竞技跆拳道优秀运动员吴静钰、侯玉琢技战术对比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14.[1]杨永晶.我国女子跆拳道奥运冠军特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